——作代会代表对“80后”作家的关爱、担忧和慰勉
本报北京11月14日专电(驻京记者江胜信)翻开第七次作代会代表名册:900余位代表中,没有一位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即便是70年代生人也只有寥寥数位。 当然,这并不能指向“中国作家的年龄结构出现断层”之说,毕竟“80后”作家横扫市场的气势有目共睹,但这本名册至少说明一点:“80后”作家中缺少分量很重、足以服众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淘沥尚存悬疑。与会的作家们依旧对“80后”作家表达了不一般的关爱、担忧和慰勉。
“80后”不能排除在文坛之外
上海代表团中,最年轻的要属35岁的殷健灵。她对“80后”未能参加作代会表示遗憾:“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都是很有才华、富有灵气的作家,他们不能被排除在文坛之外,作协也应该向他们敞开大门。”出自“80后”之手的《幻城》等作品,在网络文坛和传统文坛所占的读者数量和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几乎可以和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平分秋色。“这些作品中的语言是发自真诚的挚情,甚至是露骨的率真,虽然难免也有些刻意和故作姿态,但是,从中的确可以发现他们的心路历程和生存状态。”
要写“长销书”而非“畅销书”
“一下子发行几十万册,大家像买传销产品一样去买,这正常吗?这很荣耀吗?”著有《解密》、《暗算》等作品的四川代表麦家并不看好“80后”写作的类似遭遇:热上一阵子,但几年后,大家就忘记了他们的名字和作品。麦家告诉记者,2003年,曾有机构做过一个调查,说是“80后”作家出现过300来人,“但大家现在记得的又有几位呢?”因此,麦家更愿意把“80后”写作界定为“票友”写作。四川代表阿来也认为:“目前风头正劲的‘80后’有多少能留下来?而真正以后叫得响的,或许还在默默积累呢,或许连一部作品都没有写呢。”
麦家说他看过很多“80后”作家的作品,总体感觉就是质感蓬松、水分很大,思想也停留在表层。在他看来,好的作品,发行是不焦不躁、细水长流的。这是因为读者只有在作品中品出了味道,才会推荐给亲朋,亲朋再去买,然后再推荐。只有写出“长销书”而非“畅销书”,才能证明一个作家的实力。
“80后”作家有意无意被伤害
阿来把“80后”作家的命运归咎为有意无意所受到的伤害:“书商和媒体形成合力,推着这些作家往前走,小作家们赚到了钱,却失掉了对文字本身的亲近。”
麦家说,大多“80后”经不起市场的诱惑。其实,越迎合市场,结果往往是丢失市场。作家要自己寻找写作的兴奋点,万不能人云亦云。
“铁饭碗”和“泥饭碗”
上海代表赵长天认为,当代文学代际沟通的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中国文坛越来越无法回避的问题,前辈作家与青年写作者之间存在的隔膜和误解,需要有效的平台进行沟通,文学的未来,寄托在正在成长的青年作家身上,因此对“80后”作家多一些关爱、中肯的批评和勉励是必要的。
中国作协机关代表胡平对“80后”给予了足够的理解:“‘80后’把写作当作闯社会的手段,作品更重包装而缺少打磨,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今天,我们在这里批评他们的文字,因为我们衣食无忧,可以不去顾及市场,可以在家埋头写阳春白雪的东西。而他们能行吗?他们像下赌一样,能不博一回吗?”
中国作协机关代表蒋巍干脆将作家的“专业”和“业余”比喻为“铁饭碗”和“泥饭碗”,他认为铁饭碗和泥饭碗之间应该打破壁垒,形成能进能出的机制,只要“80后”作家有实力,也可以成为专业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