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体的利益面前,自由并非万能。通过“实名制”监管才符合大众利益。
据消息人士透露,近日相关机构已开展了开展“博客实名制”的研究,研究成果将提交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供决策参考。此消息一出,马上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无论是“BBS实名”、“网络游戏实名”还是“短信实名”、“手机实名”、都遇到了类似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在于,“实名制”约束了谁?保障了谁?“实名制”是否治标不治本?实施的成本是否过高?而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争论实际有一个最根本的前提:个人利益是否应服从于群体利益。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
网络上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使人们对网络产生神秘、刺激的感觉,但也留下了自由、随意和不用负责的心理印记。随着网络各种应用的发展,由此引发的负面效应不断产生。
首先是轰动网络游戏玩家的“铜须事件”,仅仅出于一个不实的传闻,数千万的玩家就掀起了一场“网络暴力”,把当事人在现实中的一切放在在网上曝光,并发出了种种恐怖的人身恫吓。如果网络是实名的,还会有如此之多的人去盲目参与吗?
这只是在游戏中,但随着网络越来越贴近生活,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随意和不负责任就成为了社会公害,无论他是否打着“个性、自由、隐私”的旗帜。
博客的兴起,是互联网进入“双向互动”时代的显著标志,个人可以就生活、工作、他人、社会甚至国计民生自由发表见解。但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大量不负责任的、未经证实的传言将有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可能影响到股市、楼市、物价等经济活动,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工具。以博客为切入点,选择“实名制”正是解决网络问题的关键。
在群体的利益面前,自由并非万能。通过“实名制”监管才是在有效的保障下实现了符合大众利益的言论自由。只有确定了这个前提,那些关于“治标”、关于“成本”的讨论才有意义。
这有些类似于在美国进行的一场争论。以持枪自由著称的美国,随着一场场校园暴力的相继发生,全民正在反思这种“自由”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到目前为止,反思者逐步占据了上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