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著名学者余秋雨在SMG电视新闻中心举行的嘉宾智库启用暨首届嘉宾论坛上指出,上海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文化相对滞后,有三大迷雾造成上海文化的障碍。
余秋雨教授说,一是地域文化造成的迷雾,这在许多省市都有。 他走过许多省市,这些省市都会举出历史上出了多少伟人、名人,自认天下第一,陷得如痴如醉。为此,许多地方还在争历史名人。但文化是跨地域的,深圳的历史文化虽然没有西安、北京深厚,但不妨碍深圳小朋友也能分享李白、杜甫的诗句。行政界限与文化关系不大,文化无界。再说,从历史上讲,上海还是个过于年轻的地方,上海最少犯这病。我们要接收的是中国文化、人类文化,否则上海文化就大不了。因此,他写《上海人》时就故意回避了海派文化一词。在上海,鲁迅、巴金代表了最高的文化,但他们不是海派作家。上海接纳过一些伟人、名人,也仅仅是发生地、工作地,上海应该早点走出地域迷雾。
第二,要走出信息的迷雾。余秋雨认为,信息密集是好事,但大多是过眼烟云,大家为此忙忙碌碌,信息中却有不少还是文化垃圾。信息时代的好处是能让人享受这些信息,但坏处是这些信息又很快消失了,价值不大。余秋雨说,信息文化不是大文化,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消耗。文化的内核是安静的,否则很难存得久,走得远。余光中说过,文化是闲出来的。信息密集、消息灵通,却与文化创造有相当距离。
余秋雨说,三是要走出心理迷雾。上海人怕麻烦、胆小,但在怕的过程中,上海文化形象不见了,这非常要命。我们在社会管理上应该严密,但在文化态度上要干脆、鲜明、痛快。假、大、空的语言系统虽在中国至今还畅通,但做文化,就需要让人辨别你的观点,这样才能树立文化形象。因此,他在担任青歌赛评委时,凡是遇上说话假、大、空的选手,他打分都是不及格。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