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申鸰正带领同学们学习太极拳。
本报记者 辛阳 摄
“Part the Wild Horse's Mane onBothSides(野马分鬃)”……随着口令的发出,30名同学摆开了架势,整齐地打起了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
这是内蒙古医学院体育老师申鸰教授正带领同学们学习太极拳,她把这叫做“奥运太极”。“西部地区的孩子们英语口语基础不好,我要尽全力把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带动起来,到2008年的时候,他们也能轻松地与老外对话。”申鸰满怀期待地说。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体育老师都是‘四肢发达’,哪里有用英语讲课的呢?”回忆起第一堂课的情景,“当时有几个学生张着嘴竟有半分钟没有合拢”,申鸰笑着说。
“每个星期我们都眼巴巴地盼望周三下午的体育课。”同学们对申老师的课“上瘾”了。学生刘洋说:“看到申老师都50多岁了,还每天坚持学英语、说英语,这对我们是一种鼓励。”
申鸰30岁时取得了国际滑联裁判ISU级资格证书,从此开始学习英语口语。如今申鸰除了英语授课,还开设了讲座,用英语介绍奥运的历史、奥运常用语以及奥运的体育项目。
(本报呼和浩特11月16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