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图为庄炎林在工作。
与体育的缘分
以奥运促健身
当我走进崇文门附近一幢公寓里的庄炎林先生的家、接过庄先生的名片时,我就知道,庄先生是与体育、与奥林匹克有着许多不解之缘的人。客厅的壁柜上,放着他参加各种运动获得的奖杯,阳台上有常用的健身器械。庄先生的名片更是别致,一共折叠着的4张8页,除了第一页是配着一张永远开怀大笑图片的自我信息,其他7页都是他从几十年锻炼修养中总结出来的健身健心的格言、诗歌、警句。
已经85岁高龄的庄先生依然身体健壮,神清气爽,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他为记者回忆起,1954年,贺龙元帅率中国体育代表团访问苏联,他作为10位团员之一随同前往。当时贺老总到索契里海边游泳,他就理所当然成为保驾。至今他还留着一张当时在苏联练吊环时贺龙和苏联友人观看的照片。庄先生说,要是贺老总能够知道如今中国体育的大发展,以及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他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
庄先生认为,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意义非常重要,一方面提高了中国的体育水平,促进全民健身;另一方面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中国更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体育、文化、经济等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这也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
推进全民健身
强调贵在坚持
说起全民健身,庄炎林先生就有说不完的话题,首先他自己身体力行。几十年来,各种健身的方法他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几十年来,他最喜欢的是长距离游泳、跳水、冬泳、冷水浴、长跑、体操、气功、拿大顶等。1987年,他将铁人三项比赛引进国内,并率先在海南三亚举行的我国首次铁人三项马拉松赛上,他以66岁高龄完成游泳2公里、骑自行车80公里和马拉松跑;当年7月,他又在北京参加国际铁人三项马拉松。这两次比赛他都是完成全程年龄最大者。1988年,他又成为成功横渡30多公里的琼州海峡年龄最大的人。他在北京长征长跑队当了10年的队长,后来成立北京长跑俱乐部,他又当了10年俱乐部主席。庄炎林被誉为“中华第一老铁人”。
在他获得的奖杯之中,其中一个较为醒目的奖杯是,2001年1月14日,在京东大峡谷,庄先生参加北京申奥冬泳大会获得的。为北京申奥成功,已经80高龄的庄先生,在寒冬腊月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下,勇敢地畅游。
如今,庄先生依然是不管多忙,也不管身处何地,还坚持游泳、冷水浴等锻炼,还经常参加桥牌赛。庄先生不仅自己坚持锻炼,还用宣传和行动感染着周围的人们。为推进全民健身,今年9月,庄炎林作为庄希泉基金会的主席(庄希泉〔1888-1988〕,庄炎林的父亲,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曾任全国侨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举办了“希泉杯”全国田径系列赛,有500多人参赛。庄先生将他那著名的名片广泛地散发给众多的朋友和许多爱好和谐健康的人们。这里引用名片上最近的一首诗《和谐康乐行》:“民富国自强,统一众所望。科学谋发展,和谐奔小康。锻炼又修养,身心皆健康。健步跨米寿,康乐赴茶乡。”(注:88岁为米寿,108岁为茶寿。)
华夏大地迎奥运
四海炎黄皆欢庆
庄炎林出身华侨家庭,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归侨,70年前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南下,在福建侨乡工作20多年,又曾在国务院侨办和全国侨联工作,在1988年当选第四届全国侨联主席。他与“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了解侨情,对侨有感情,可以说,对“侨”倾注了全部的爱,深受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崇敬。作为原中国侨联主席,庄炎林是爱国侨领的代表。他深知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庄先生说,从北京申办奥运会第一次失利到第二次成功,经常与海外侨胞密切联系,他从他们那里得到许许多多信息,全世界爱国华侨华人对北京申奥的密切关注和积极支持,对于申奥的成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海外,爱国的华侨华人组织了很多活动支持北京申奥。申奥成功后,他们又积极捐献,支持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如国家游泳馆“水立方”的顺利建设。又如曾经举办过2000年奥运会的澳大利亚悉尼的华侨,就经常同我联系,商量着如何为北京奥运会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庄先生还说,他和霍英东先生是几十年的好朋友,他们曾经在每一次北京申办奥运会时都进行很多交谈。他很钦佩霍英东先生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谈话之间,庄先生即席给我背诵了一首前不久他写的诗词。那是一个多月前,在中国老年体育协会换届的座谈会上(庄先生长期担任中国老年体协常务副主席,现在是顾问),大家谈到了北京奥运会,他当时也是心潮澎湃,即席吟诵一首《迎奥运》:“华夏大地迎奥运,四海炎黄皆欢欣。五洲健儿竞献技,增进友谊促和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