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省”是安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首。为实现这一战略,当务之急是激发工业发展的活力。
工业发展的活力,来自产业部门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市场趋于无限细分的现代生产模式下,地区的产业配套生产能力至关重要。 产业配套生产能力高低,表现为产业集群式生产水平的高低。产业内部分工越细,配套生产的链条越长、规模越大,则产业的整体水平越高、竞争力越强。长期的改革发展早已使我省一批国有大企业从传统体制下脱颖而出,无论从产业前景、产业地位,还是从其自身实力看,它们都具备了产业龙头的良好条件。要激励这些企业真正走上现代化大生产的路径:通过契约合同,把中间的零部件生产能力扩散出去,带动区域内中小配套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式生产的成本优势远在企业纵向一体化生产之上,尤其是在加工链长的机械行业。在我国“低成本竞争”的工业增长模式下,成本是决定产品市场占有率、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要素。而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生产使成本下降空间十分有限,因此集群式发展迅速成为新趋势。一个地区的配套企业越多,配套生产能力就越强,越能吸引相关企业入驻,从而能在产业发展上达到规模扩大、水平提高、成本降低、结构优化的目的。
为激发我省工业发展活力,当前应该从政策营造的发展环境入手。首先,地区市场细分的最大障碍是较高的交易成本。进入社会分工体系,意味着企业市场交易量增加。理论上看,如果企业增加要素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成本提高量小于企业进入社会分工体系所引起的交易成本提高量,企业会选择扩大自身分工规模。可见,交易成本的高低,已经成为能否实现地区社会分工规模扩大的关键因素。从政策角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一是注意清理偏重政府部门利益的政策法规内容,使交易行为成本最低化,同时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减少企业信息成本支出;二是加快国有大型企业“两个置换”步伐,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同时通过政府服务功能和体系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三是建立以企业为评判主体的公务员考核制度,避免寻租和机会主义带来的“无形交易成本”增大;四是通过财政税收杠杆促使大企业生产能力扩散,及扶持配套小企业生长,使大企业与小企业的某种动态互补性在产业合作的基础上得以充分发挥。其次,重新审核对国有大企业的考核指标,建立新的考核制度体系。目前,我省对国有大企业的业绩考核,都只限于企业自身的、且简单量化的经济指标,企业达到或超过指标数字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扩大生产规模。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企业会主动把自己已经形成、正在形成和规划形成的生产能力向外扩散,从而减少自己的统计成果。因此,要让大企业成为产业集群龙头,就必须把企业的产业带动力列入考核指标,如企业销售收入中的外配套产品比重、为本企业生产配套的生产企业数量、产值、利税、就业等指标,以及这些指标的本地化率。有效的考核指标,一旦形成有效的制度体系,在促使经济系统走上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的同时,也会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最终以政府和政策的创新带动经济领域更多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