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普通科室年吃百万回扣
为了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日前,南京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了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但记者近日在医院调查发现,不少患者和医药代表却并不领情,还在继续想方设法给医生送“红包”,给“回扣”。 他们说不送“心里没底”。
患者家属
不送“红包”心里没底
杨女士的丈夫患直肠癌,前不久住进南京一家三甲医院肛肠科。由于病情复杂,杨女士心急如焚,邻床病友介绍经验,“送份‘红包’,以求放心。”“给多少合适?”“咱们这种手术,行情是不少于2000块。”病友很交心地告诉杨女士。
“红包”送出去了,不久杨女士接到手术通知。就在手术头一天下午,麻醉师来了,对患者说:“我是你明天手术的麻醉师,明早8点半前,你到我房间,我有话嘱咐你。我的办公室在楼口左手第二个门。”患者感到“大战”前的紧张,邻床病友笑了:“你还认真起来了,太书生气了。什么有话手术前要叮嘱你呀,现在说不就行了吗?那分明是在指点你‘红包’送到哪个‘庙门’去。麻醉师很重要,‘红包’给1000元吧,最低别下500元。”
该送的送到了,手术很顺利。杨女士高兴地说:“还是要送‘红包’,不送老觉得心里没底。”
医药代表
嘴不紧,在这行业没法做
“做我们这行,有个规矩:嘴不紧,就死路一条。我不想恶名在外,无生意做。”接到检察机关调查电话,涉嫌行贿的医药公司销售经理A先生当即以此话回绝,说完这些话,他不仅更换了手机,连人影也随之消失。
对A先生保护“受贿人”的做法,做了多年医药销售代表的李先生表示十分理解。他说:“做我们这一行,确实有一些‘潜规则’,对给医生‘回扣’这件事上,绝对要隐秘,一般都是单线联系,直接到诊疗室、医生家里进行推销,结成利益联盟,他人很难发现。”
“不只给钱,‘回扣’的方式其实有很多种。”李先生说,由于一些外资医药公司规定不准直接给医生钱,赞助医生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出国考察,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支付回扣的方式。还有一些医药代表,会为一些医生解决外出开会的相关费用,有的节假日还会为他们打点好休闲度假的费用。回扣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
“不给医院回扣?那怎么行?”李先生说,医药公司已经将“回扣”纳入药品成本,南京一个三甲医院的普通科室,他们1年所给的回扣至少要100万,否则“生意就没法做”。
“比如,一种叫灵芝孢子粉的辅助治疗癌症、肿瘤的药,原来的成本就是6块钱,进了医院的药房,到了患者手里就涨到1600块了。这里面就包含给医院、医生的攻关费。”李先生表示,其实灵芝孢子粉并不算治疗癌症、肿瘤的特效药品,一般患者吃了,只能起到营养作用。“这种药可以说,吃了不会有多大治疗作用,不吃也不会死。但有的医院就愿意进,医生也愿意给患者开。为什么?就是‘回扣’多。”李先生坦言。
医生
“红包”屡禁不绝因为查处率低
“医生为什么敢收‘红包’?关键是收红包的风险太低,发现、查处的概率太小,红包对医生的诱惑力太大。”一位自称也收过红包的医生说,一些医生在收红包时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如果在100个收“红包”者中只有10个甚至更少人被发现,自然就会助长“不收白不收,收了还想收”的侥幸心理。“如果100个中有90个以上被发现,肯定没有人敢收。”这位医生断言。
“患者送‘红包’,能光怪医生吗?谁让医院给医生的报酬不能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呢?”采访中,一位直爽的女医生申辩说,南京几乎所有大医院的医生每天都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
“一个骨科医生,一天起码做四五台手术,还要管一个病区的患者,还要出门诊,门诊病人排着大队等着,医生连午饭都吃不上。”这位女医生扳着手指计算说,“医生手术超过4个小时,只能得到微薄的午餐补贴。我觉得收红包拿回扣是个办法,谁让医院给医生的报酬不能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呢。”
南京某医院神经外科留学归来的一位主任医师认为,现在我国医生的收入与其他工薪阶层相比虽然较高,但与实际付出还有一定差距。现在医院的检查费、药费普遍较高,但真正体现医生技术和劳务价值的诸如诊疗费、手术费等却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月近万元的回扣就产生了相当强烈的诱惑。
“医生收红包,医院一旦发现,肯定不会不管。但这是非常隐蔽的事情,只有患者与大夫一对一地进行私下交易,即使产生怀疑,也掌握不了真凭实据。”一位负责监督医生职业行风的医院领导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