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珊:我的1998,还有我的中国梦
作者:飞扬
你还记得那个8年前因洪灾“一夜成名”的女孩小江珊吗?而今,年已14岁的她长成了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从原就读的北京圣陶实验学校转学,回到湖北嘉鱼老家读初一了!
在这8年里,许许多多的热心人仍然关心着她、关注着她。 那么,她究竟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来,让我们走进她,去听一听她的故事吧。
走进北京圣陶学校
“我是一名农家孩子,是一名苦命又幸运的孩子。1998年的洪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但我知道,命运只能靠自己来改变。我有一个梦想,长大后能走出簰洲湾,走出嘉鱼,到北京上大学,我期望能用知识改变命运。”小江珊操着一口流利的京腔说。
眼前的小江珊,再也无法与8年前又黑又瘦的“小猴子”形象联系在一起,她个子高挑、皮肤白净,落落大方。她的姐姐江黎早已从北京回到了老家,现在在县一中上高中,父亲江其新则在在汉正街当“扁担”,专门替人挑货,爷爷江哲民有了70多岁了,平时就他一个人在家。
小江珊因1998年那场洪灾“一夜成名”。在那场洪灾中,她的妈妈、大姐、两个弟弟,还有奶奶被洪水冲走了,失去了生命。许多学校、企业纷纷与嘉鱼县民政局联系,表示愿意资助小江珊及其姐姐江黎上学,直至她们长大成人。该县民政局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北京市圣陶实验学校。北京市圣陶实验学校位于京郊密云县溪翁庄镇,是1998年5月由海外华人投资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寄宿学校,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担任董事长。
1998年8月31日,江珊姐妹俩在县民政局领导与洪水中救起江珊的武警官兵的护送下,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北京市圣陶实验学校四层现代化教学大楼裹在云岫谷与云雾山的滚滚绿涛之中,颇有意境。尽管如此,姐妹还是特别想家。刚开始到学校时,学校安排江姗和江黎住在三年级的宿舍里,以便姐妹俩相互有个照应。起初,晚上一熄灯,江珊就想妈妈,想着想着就哭起来了。后来,时间长了,才慢慢好起来。
小江珊入学才一个月,便学会了普通话,不再讲湖北嘉鱼土话,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可以随意变动,还学会了不少儿童舞,理解能力强,她胆大、有毅力、头脑灵活,各门功课都不错,尤其是绘画和音乐、武术。同时,她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比如,好斗、淘气,喜欢接受别人东西等。
与她不同的是,姐姐江黎显得懂事得多,只是家庭的贫寒和变故使她与周围家境优裕的同学相处时显得格外地自卑和不安。她在学校调皮,还跟同学打过架,为此学校还要处分她,姐姐江黎就去找学校领导给她求情。但她时常好了伤疤忘了疼,过几天又去干违反校规的事。虽然她有时不太听话,常惹江黎生气,江黎有时实在气不过就打江珊的屁股,但她们姐妹之间感情却非常好。
小江珊从上一年级开始就开始接受英语、计算机、古典文学等多方面的正规教育,特别是古典文学,要背《孔子》、《孟子》、《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言》、《弟子规》等,第一次背时,感觉很拗口,后来,经过反复训练,就能倒背如流了。到了二年级时,校长还带他们到河南搞了一个星期的军训。后来,小江珊还跟校长到广州、深圳参加公益活动,增加了不少见识。小江珊的功课都不错,还学会了拉二胡、吹笛子,还当上了班上的副班长、学习委员,专门负责办黑板报、填课程表。
学校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得特别科学、有规律,每天早自习半小时,上午4节课,下午4节课,晚上两节自习。到6年级后,晚上要上3节自习。早餐是面条、牛奶;中午是主食,四菜一汤;下午两节课后吃水果,加餐;晚餐有包子、面条;晚课后喝牛奶。
小江珊说她经常得表扬,老师表扬她喜欢做课堂笔记、刻苦、挺正直,但也经常挨批评,不过不是像以前那样爱打架了,而是上课不举手就抢答问题。
每次回家,都要凭吊抗洪英烈
时至今日,小江珊怎么也忘不了1998年8月1日那个恐怖的夜晚。
那天晚上8点半,嘉鱼电视台突然中断了正常播出的节目,播音员发出紧急通知:“牌洲大堤出现了溃口,请大家迅速就近往高处转移。”刹那间,村子里爆发出一阵阵哭叫声,不一会电也停了,咆哮的洪水发出的“轰隆隆”的声音由远及近。
小江珊的爸爸在汉正街打工不在家。她和奶奶、妈妈、两个姐姐、两个弟弟,借着夜色在田埂上东一脚、西一脚地乱跑,洪水很快就冲上来了。水越涨越高,一个巨浪打来,把她的妈妈、大姐、两个弟弟卷走了。跟在奶奶身边的小江珊、江黎,只因为奶奶抓住一棵白杨树,她们三人才没被卷走。几位武警战士游过来,把她们转移到两棵白杨树上,就去救其他人去了。
奶奶和小江珊抱着的树不大,幸亏江珊会踩水,爬树,洪水才没将她淹没。小江珊上面有两个姐姐,她爸爸非常想要儿子,因此,她刚来到世上,就没有被父母看得那么“金贵”,很少关心她,任其“发展”。她经常一个人到处“野”,一“野”就是一天,甚至连吃饭都看不到。两岁时就开始在塘里玩水,以后练就了一身好水性如狗刨、仰泳、踩水。尤其喜欢爬树,门前的一颗槐树被她爬得滑溜溜的,有时躲在树上奶奶都找不到她。一到夏天,她便光着脚,打着赤膊,到处捉鱼、掏鸟蛋、拍蝴蝶,小脸蛋晒得黑黝黝的。一年四季脸上、手上、腿上都是伤,她从来不怕,很少象别的孩子那样哇哇大哭。
洪水越来越大,奶奶好不容易才将她转移到一棵高一些的树上,刚刚将她顶到树丫上,奶奶就被卷走了……
奶奶临走时,叮嘱她:“等戴红五星的叔叔来救你!”
村子不见了,奶奶不见了,四周只有无边的黑暗和洪水的咆哮。水流越来越急,把她和小树冲得左右摇晃,吱吱作响,她感到害怕了。平时她爬很高的树、抓红眼睛的蛇、闷水、夜晚走坟地都没这样害怕过。她“哇”地一声哭起来,水齐颈了,她又向上拱了拱。一个凶猛的浪头像野兽一样地扑过来,树干咔嚓一声断了,江珊又没入了水中,随着树干在汹涌的洪流中翻滚起伏。她感到精疲力尽,改用比较省力的仰泳方式,用小脚小手在水中蹬仰卧。
不知漂了多久,她的头猛然撞在了一棵树上,她连忙双手一个反扣,箍住了树干。水流把她向前猛一拽,手差点脱扣,她立刻一个翻身,双手抱住树,然后用脚缠住树身,再一把一把地往上爬。脚终于露出了水面,她又向上爬了点儿,找到了一个树丫,把小脚踩在上面,就省力多了。
小江珊舒了口气,肚子却饿起来,她摘了两片树叶含在口里,树叶的味道涩涩的,喉头像有东西堵着,她想“啊”一声,却发觉自己嗓子全哑了。她十分疲倦,上下眼皮不停地打架,但她不敢睡,就这样像蜗牛一样趴在树上,水涨一寸,她就往上爬一寸。第二天凌晨5时许,武警湖北消防总队的施救人员在冲锋舟上透过蒙蒙天色,无意间隐约发现一棵树上好像栖着什么。驶近一看,只见是个小孩趴在上面,孩子2/3的身体浸泡在水中,裤子被洪水卷走了而下身赤裸着,双眼微睁,奄奄一息。
小江珊获救后,被安置在武汉市江夏区范湖乡福利院。在这里,她意外地遇到了姐姐江黎。爷爷江哲明随后也被送到了福利院。
江黎在洪水中岌岌可危时,被舟桥旅战士赵志林、杨国栋救起。爷爷在家中清理物件时,听到门外轰隆隆的流水声和人喧马叫声,知道是洪水来了,赶忙跑到邻居家的楼上,后被救出。
在汉正街打工的爸爸江其新得知消息后,赶到这里,找到了亲人。劫后重逢,四人相拥而泣。小江珊一家被安置在福利院院民十一室居住,安置办及时送来了衣物、食品和矿泉水。
事后得知,在这次灾难幸存者中,小江珊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大人庇护,依靠自身能力与洪水搏斗后获救的儿童。
武警战士和白杨树给了小江珊第二次生命。因此,小江珊对武警战士和白杨树也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这些年,小江珊寒暑假都要回家,每次回家,都要到离家不远的抗洪烈士陵园凭吊,到白杨树林里去走一走。
牌洲湾抗洪烈士陵园是2001年8月1日修建竣工的。那一天,当地在抗洪烈士陵园隆重纪念17位抗洪英烈,小江珊特意从北京赶回来,与当地群众以及远道而来的17位烈士的亲属和20多位军地领导一起祭奠长眠在这里的英烈。
那天的烈士陵园格外庄严肃穆,17位英烈的墓前摆满了花篮、花圈。苍翠的松柏上,点缀着一朵朵白花。每位烈士的墓碑旁边,都有一位军容严整的卫兵持枪肃立。小江珊肃立在高建成的遗像前,凝视着那张刚毅坚强的脸,泪水“叭哒”“叭哒”地往下落,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小江珊知道,是大堤改变了簰洲湾。如今,大堤用水泥护了坡,比原来宽了一倍,新加的一截比她的人还高。村里还种了3万多棵白杨树,这些树已经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绿葱葱的几乎掩映了整个村子。
在学校里,小江珊最喜欢的劳动就是植树了,每次植树,她总是干得特别卖劲,老师和同学们劝她休息一会儿,她都说:“我要多植几棵树,是树救了我的命。”
在洪区,可是前人栽树,后人保命。一场大洪水,使她对树的功用以及内涵有了更多的思考。于是,江珊要认真植好每一棵树,多植树。
长大了,要当一名老师
几年的北京生活,养成了江珊的独立生活习惯。现在,小江姗是嘉鱼博才学校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新学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上,小江珊还代表刚入学的新生在台上的发了言。老师和同学们都说小江珊的嘴特别甜,见人就叫,大家都蛮喜欢她,她能歌善舞,还经常教同学们练街舞了。
与8年前不同的是,小江姗现在已经不会讲家乡话了,但她那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同学们羡慕不已。回家后,小江姗也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饭、洗衣服样样都会,有时还替爷爷洗衣服。
小江珊与姐姐江黎在北京一起生活了5年,她姐妹俩的感情非常深。江黎到北京时已经12岁,学习非常用功,在学校里连跳两级:从3年级跳到了5年级,又从5年级跳到了初一,学习成绩年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初中毕业后,她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嘉鱼一中,现在已读完了高二,下学期就要读高三了。
江珊说她妈妈非常漂亮,是电影《天仙配》的发祥地黄梅县人,在世时经常给她们姐妹俩讲故事,但爸爸是个重男轻女的人,自从她的两个双胞胎弟弟出生后,家里就顾不上她们姐妹三人了。不过现在他对她们姐妹俩非常好,逢人就说她们姐妹俩给她争了气。也许是为一对尚存女儿“赎罪”,她妈妈被洪水卷走后,她爸爸一直过着单身生活,没有给她们找一个后妈。
江珊说,在北京时,看到湖北两个字后就感到非常亲切,可是,回到家里,又非常想念学校,想念刘校长和同学们。为此,她还专门给班主任写了一封信,给刘校长打了一个电话,向他们汇报在家里的情况。
现在,经常有一些热心人要赞助江珊,但她都坚持不接受,她说这叫“不贪图便宜”,因为比起其他孤儿来说她要幸运得多,从小要养成独立自强的习惯,学好怎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