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首枚“学生造”探空火箭酒泉升空
“上海心”驱动“高校第一箭”
设计初期方案遭“打击”
“北航一号”上海籍设计组成员张莘艾家住嘉定,曾是上海市三好学生。“和一些上海孩子的父母一样,爸妈希望我在他们身边读大学,但我还是坚持来了北航。 ”
2005年11月,张莘艾因成绩优异被宇航学院保送研究生。“造火箭的想法就是那时成型的,保研成功有了时间,学院里便选出14个本科同学开始了‘北航一号’的前期调研。到了这时,才发现所学的和动手完全是两回事,既兴奋也茫然———完全找不到地方着手。前期调研,我们花了一个半月。同学们在设计中几乎每一步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弹道设计、气动特性计算……”
然而,当项目组将报告提交航空六院有关专家手中时,“受到了‘打击’,专家找出了很多问题,其关键在于,方案和实际制造脱轨,许多零件都不可能制造出来。当时的确非常失望,不过时间紧迫,大家顶着酷暑聚在一起修改方案,在地板上铺凉席通宵达旦地计算。最后,我们在学校的协助下联系到厂家,终于将一张张图纸变成了现实中的零件。”
2006年10月初,“北航一号”探空火箭诞生在厂房中,它主要设计用途为大气参数的测量,箭身全长2.53米,箭体直径0.18米,发射质量95公斤,发射高度12000米,有效载荷质量10公斤———这不是玩具,而是一枚由学生们亲手造出的货真价实的现代火箭。
发射未来航天人不惧伤亡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戒备等级世界闻名,但他们却为“北航一号”大开绿灯。
10月25日,火箭被分解装到3辆车上,花了3天时间才到达酒泉基地。11月1日,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14名并肩作战了近一年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他们要在中国航天圣地———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对自己设计的火箭进行试飞。
然而,如同所有航天发射试验一样,“万一”的情况不是不存在,尽管观测人员大都在1公里外的安全地带,但控制组4名成员依然要留在与火箭近在咫尺的地下掩体中,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张莘艾说:“火箭的一处线路出了问题,杨勇同学钻到火箭下方就开始维修,要知道,如果稍有不慎火箭就会点火启动。不过,作为未来的航天人,大家其实是作好人员伤亡的心理准备。”为了学生的安全,宇航学院副院长蔡国飙也与同学们一起站在掩体中亲自指导。
最终火箭成功升空的结果让现场所有的同学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击掌相庆。“在那一刻,我们体会到了‘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时科研人员们的兴奋。”张莘艾告诉记者。
展望不用十年,载星上天
让同学们觉得遗憾的是,他们期望的火箭分离后用伞带着回收物品降落的一幕没有实现。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距离发射地13公里以外的戈壁滩上找回了以自由落体方式掉到地面上的火箭残片。
不过张莘艾说:“其实第一次动手设计火箭,能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重要的是积累。我们还有新的计划。”
“这个项目是在摸索航天人才的培养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杜玉波书记说,作为一个系列,以后每年都会有一批本科生在这里接受检验,培养出一批在工程设计和研究方面有突出能力的年轻创新型人才。
张莘艾向记者透露,“随着经验的累积,也许到‘北航N号’的时候,我们的火箭可以载着卫星上天了。”
这个梦想有多远?10年?———对这个问题,张回答得很干脆:“肯定要不了10年。”
作者: 晨报特派记者郭翔鹤北京报道
晨报专访
“北航一号”内部跳动着“上海心”
“火箭发动机设计师”,这个称号对于一个2002年才进入大学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些激动人心。但张莘艾已经足以胜任这一称号。
不过,获得这个称号的过程略显曲折。“我们传统的培养模式是,进入大学学4年理论,再分配到单位实践。这种模式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真刀真枪的实战要求。在‘北航一号’的设计中,我们查阅了许多外文资料,发现在韩国、美国与我们同专业的学生自己动手造火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万事开头难,真正做了,才知道自己的动手能力太差了。发动机的金属强度如何,隔热层要多厚才不会被提早耗光,对此我一无所知。”
“经过艰苦努力,我与同学一起画出了‘北航一号’的动力系统草图———这是航天发射最核心的部分,然而,今年5月,发动机进行了第一次地面点火试验,结果机器烧毁在试验台上。当时我几乎哭了出来。作为发动机设计师,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还好,经过紧张查找,发现是喷管的质量不过关,后来我们要求工厂采用了模压技术,准备第二次试验。”8月31日,张莘艾等人在内蒙古进行了第二次发动机点火试验。最终,发动机成功点火,张莘艾的设计与实验完全吻合!
记者手记
中国大学再多些“北航一号”
张莘艾开始“飞天火箭之旅”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四本科生。曾几何时,许多像他这样即将离开高校走向社会的“新鲜人”,往往被招聘会上一条“需两年工作经验”的铁指标拒之门外。正如张莘艾所说,外国大学对在校生动手能力的重视让我们震惊,差距也向中国高校传统培养模式敲响了警钟。
但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大胆举措———航天专业毕业生毕业能设计火箭、学计算机的大学生能涉足前沿软件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在校实习”模式,使未来各行各业的新生力量摆脱了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恶习,学会了“创造”这一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技能。
大学里再多些“北航一号”,不仅是解决了就业尴尬,对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亦意义重大。(解放网-新闻晨报)[责任编辑:夏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