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是桂林旅游的新定位,也是桂林旅游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核心提示:准确而精彩的旅游定位对一个城市的旅游营销有着重要意义。在2006区域旅游开发国际高峰论坛上,桂林市委书记莫永清用“建设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来表述对桂林旅游的定位。 桂林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提出了“努力把桂林建设成为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休闲度假上选之市、居住创业向往之城”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多年来,“山水甲天下”这张名片为桂林旅游赚足了人气,但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化,目的地城市竞争的加剧,桂林旅游能否根据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凸显更为丰富的旅游内涵,使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提高?就此问题,近年来,桂林各界围绕旅游定位进行了多次探讨,今年下半年由市旅游局发起的相关讨论,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在听取各界意见并经认真总结,我市目前已形成了“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这一新旅游定位。
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囊括“山水”、“文化”、“体验”、“世界”等多重元素,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其深刻含义,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这一目标?这是新旅游定位形成后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此,在市旅游局的组织下,桂林各界近日再次发起探讨。
“山水”和“文化”相依存
桂林旅游长期以来给人以“观光”的概念,而观光的核心是山水。山水是桂林最亮的品牌,这点勿庸置疑,桂林旅游发展30年,靠山水这张牌赢取了不少美誉,更赢得了良好的效益。
所以,当若干年前有人提出桂林要打“文化”牌时,响应并不那么积极。桂林有“文化”不是什么“新鲜”事,桂林的两顶桂冠之一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只是当时将“山水”饭吃得很香很轻松的桂林人,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现在想来,这是一种短视,但在当时桂林旅游起步早,国内竞争对手不多的情况下,这似乎又可以理解。
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些旅行社感觉到“生意难做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的地城市竞争激烈了,有的城市还非常善于炒作分流客源;二是旅游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了,单纯的低价手段使一些企业陷入困境。
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扩大客源、优化结构,提高附加值。做大市场要有卖点,所以当“山水文化”这个人们并不陌生的概念在这个时候提出,就有了其特殊的意义。王城景区总经理戴东辉对此深有感触:“以前仅仅是我们几家企业在‘卖’文化,做起来很吃力,现在市里将‘文化’纳入旅游定位,政府促销加重了对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对于游客形成对桂林旅游的新认识,对企业节约促销成本,是一件好事。
当然,就桂林旅游而言,文化不能脱离山水存在。于是,有的专家对“山水文化”到底是“山水和文化”还是“山水之文化”钻起了“牛角尖”。有专家指出,桂林的确有文化底蕴,但文化的衍生和传承都与桂林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景观吸引了人流聚居于此,由此产生各种人文现象。“所以不能脱离山水去打文化牌”,专家强调。
在“体验”中感受山水文化
旅游本身就是体验的过程,山水和文化能折服人心,是以深刻的体验来实现。而体验山水文化离不开产品设计、推广,游览组织,旅游服务、管理等众多环节。
产品设计不仅仅是单一的山水观光产品,这一点桂林早有突破。一批民俗、文化景区、景点的出现,丰富了产品线路的类别。但由于一些新景点主要通过加点来销售,游客的游览带有一定随机性、偶然性,并不能保证线路的完整。所以,通过合理组合,将具有一定主题、符合细分市场需求的山水文化项目以既定线路呈现,让游客在决策之前就能明白选择,有助于突出产品内涵。
具体的游览组织决定体验的深刻与否。台联国旅总经理黄圣举例:“日本人喜欢中国画,如果现场表演,并且让他参与作画,或许可以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兴趣。我在江西旅游,看到购物店让游客自制紫砂壶,效果就很好。”
市旅游局局长李志刚在服务方面提出细节制胜。“细微之中见工夫。当诸多必需工作都想到了,做好了,细节的优人一筹更能打动人。”
桂林工学院教授王力峰指出了旅游体验的类型:补偿型,即帮助身心恢复;教育型;极端型,即探险活动、极限运动;遁世型,即远离喧嚣,抚慰心灵。这些可以作为设计产品、组织游程的参考和依据。
“比如古东景区的‘走瀑戏浪’让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的乐趣,榕湖饭店的石文化,让住客在住宿中感受独特的文化品味,都能强化旅游体验。”桂林市旅游学会副会长颜邦英认为。
体验程度的增强,能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把原本的走马观花变为时间相对较长、节奏相对较缓的休闲度假。桂林市社科联副主席庞铁坚指出,我们总说要让游客在桂林多呆一些时间,多花一些钱,但让游客留下来,不是一厢情愿的,而必须让他们有可参与的项目,通过互动实现愉快的体验。
桂林是“世界”的桂林
当我们说到桂林的城市地位时,喜欢骄傲地说“桂林是世界的桂林”。但“世界”一说,却不仅仅是指桂林山水闻名世界,桂林的山水和文化资源可供世人共享,还应该包括桂林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其本身的“国际化”程度。
李志刚曾经用很简洁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国际化旅游城市的理解:让各地游客都能在这里便捷游览。这对我们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要求。如何让散客在桂林很方便地旅游?如何让一个语言不通的外国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因语言障碍受阻?旅游咨询服务水准和设施、公共道路和旅游景区的路标路牌、餐馆的餐饮服务(符合不同口味的食物、不同语言文字的菜单等)乃至市民的素质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市民的旅游意识很重要”,一位旅游企业负责人说,“如果游客在桂林游览时,所到之处都能遇到热情的接待、善意的微笑和热情的帮助,一定能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增加对这个城市的好感度,甚至成为回头客。”许多游客喜欢呆在阳朔,也许就是为一种善意、淳朴所感染。
而且,桂林人应该多上上“文化”课,在面对游客时能说得出自己的文化,因为这样同样能让游客增加对桂林历史文化底蕴的认可度。
一点一滴,都是打造“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所必须,“这是一个体系,需要很多元素支撑。”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明桂生表示。他同时透露,他们将桂林旅游网上推出一些主题鲜明的山水文化之旅的线路,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注,提出建议,共同来完善这些线路产品,为旅游企业和游客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