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 刘家智金陵晚报报道在五台山体育馆参加校庆的人流中,记者问与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搭上了话茬。“你是校友吧?”记者问。“是的,你也是吧?”大步流星赶往会场的年轻人头也没回地说。“是的,”为了跟他“套近乎”,记者冒充了一回校友,“那你一定知道曾拔老师吧。 ”“当然知道。”年轻人仍然没有回头。“你知道她家住在哪里吗?”因为无法联系上曾老,记者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问这位年轻人,可这次得到的回答完全出乎意料。“你肯定不是校友。”年轻人看着记者肯定地说,“是校友没有不知道曾老师家住哪的。”曾拔老师是什么人?建校70年了,什么样的人能有这么大的“面子”,让每一届学生都记住她的家住在哪?
92岁的“活校史”
在中国药科大学宣传部曹老师的帮助下,记者终于在下午走进了曾拔老师的家门。92岁的曾老精神矍铄,从1936进校说到70周年校庆,从租来的200多平方米校舍到现在的占地约3000亩的广袤校园,从抗战期间学校数次搬迁到新中国成立后带领学生开荒建农场……曾老师简直就是一本厚厚的“活校史”。曾老是江西人,从小随父来到南京。1936年,22岁的曾拔报考了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在400多名应试者中,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第一届录取了42名学生,曾拔是其中之一,从此开始了她与药学一世的“姻缘”。
世界最“袖珍”高校
曾老回忆说,学校当时在白下路,租住在盐业银行旧址。一间教室、一间实验室、一间办公室、一间男生宿舍、一间女生宿舍,总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米。曾老笑言,这可能是世界上最“袖珍”的高校了。虽然地方小、人数少,师生们却也其乐融融,像一个大家庭,但这样的局面却只维持了1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被迫搬迁。
战火里尝试造药
从南京到汉口,再经宜昌转重庆。数次搬迁让师生们饱尝了战火的纷扰,而且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老百姓受伤、生病是常事,寻医问药却比登天还难。曾老说,那时的药品主要依赖进口,而且因为日本人的封锁,药品只能经过滇缅公路运进来。为了解决燃眉之急,老师们开始带领学生制造药品。也许正是这种艰苦的经历造就了他们这一批学生,他们班很多同学后来都成了大型药厂的负责人。
一生与“药”结缘
抗战结束后,学校迁回南京,曾老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她自己从事药学研究工作,丈夫是他的同班同学、药大第一届学生中唯一的留校任教者、著名药学家金理文先生。1952年,曾拔在当时药科大学高职科的基础上,共同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药剂学校——江苏省药剂师检验师学校。1958年,曾拔和同事陈佩兰女士带领学生到燕子矶勤工俭学,拓荒建农场,现在这里是中国药科大学燕子矶分部。
经常翻看《本草纲目》
曾老说,她的家和陈佩兰女士家相距很近,两人至今交往不断,经常打电话约好一起到校园里散散步、晒晒太阳。她和老同学的联系也非常频繁。曾老说,连她在内,现在健在的同班同学还有3个人,他们分别在北京和广州。听说母校举办70周年校庆,两位老同学不停地催促她,一定要把校庆的资料寄一份给他们。校庆前,学校为了筹办校史馆,特地向曾老征集过去的资料,曾老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文字和照片,还找来了保存完好的他们班当时的毕业纪念册。昨天临别时,曹老师告诉曾老,校史馆已经建好了,可是楼层太高,又没有电梯。曾老连忙说,“不要紧,不要紧,我一定要去”。曾老说,她的身体和精神都很好,没事就喜欢到校园里转转,或者在家里看看《本草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