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11月17日讯
“你不再考虑一下吗?”面对公司人事部主管的挽留,秦惠还是辞掉工作,回到学校开始自己的“大五”生活。
记者了解到,像秦惠这样继续“大五”生活的还有很多,除了考研的,还有考托福、雅思的,或者准备冲刺国家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IT认证、会计证。 他们就是人们常称的“学士后一族”。
大学不学 毕业狂学
“最近发现大学毕业后还在忙读书、应付考试的同学越来越多了,而且很有些讽刺意味的是,不少同学大学里整天逃课、约会、逛街,反而在毕业没人约束后,对待考试却分外刻苦用功起来。”去年从海大毕业的张晶自嘲说,海大校区附近租住着很多像她这样靠父母资助的难友。
“要是再考不上,真对不起父母这些血汗钱。”张晶的叹息中不乏无可奈何的情绪。
“学士后”为高平台奋斗
今年大四的张斌,3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海南大学信息通讯专业,考研是他读大一时树立的目标。但当鲜活的大学生活呈现在眼前时,他曾动摇过。直到大三下半学期,不明朗的就业前景让他如梦初醒,才与室友一起投进考研大军中。
张斌的一位室友说,刚上大四时,他也想过找一份工作,但后来发现他看上眼的大企业,本科学历已经不够用了,而且他又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至于愿意录用他的公司,他又觉得待遇低,看不上眼。
当问及父母是否支持时,张斌说,他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亲做运输工作,母亲无业,弟弟也需要钱上学。但当父母知道他选择考研时,还是全力支持。不仅马上寄来报名费,每月的生活费更是按时寄到。但张斌的室友们纷纷表示,如果让他们放弃考研找工作,每月的工资也只够吃住,这是他们最不愿选择的……
“无证”学生 难找工作
“找工作太难了,就因为拿的证书少,每次都被刷下来。”屡遭企业拒绝的刘磊谈起证书觉得有些汗颜。他无奈地说,每次应聘笔试、面试他都顺利通过,然而当考官问他有没有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CCNA(网络支持工程师)、SCJP(程序员)三个证书时,他就知道完了,因为这些证书他一个都没有。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IT企业的招聘策略是“同等条件,有证优先”。虽然各种证书不能完全说明拥有者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但至少他们对该专业了解程度要比一般学生多些。
如今,刘磊只得面对现实,暂时放缓求职的步伐,加入“学士后教育”的群体,参加各种IT培训,或者考取一些资质认证,以此来增加求职筹码。
5000元考证 待遇不同
对于先考证的“职业投资”做法,在广州某电子公司工作的李军深有体会。他说,他是去年毕业的,11月才开始找工作,比起其他同学,他早已错过了最佳找工时间。但他却用毕业这段时间考取了CCNP(思科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结果就不一样了。现在,要求他面试的企业,远远比没有考证的同学多,他自己也感觉找工作的身价不一样了。
李军跟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考CCNP证书共花费约5000元,从准备考证到拿到证书共用去10个月,其中有7个月是在校时间,毕业后延期4个月找工作。他目前的工作岗位是网络工程师,月薪为4000元。而没有参加过IT培训、拿到认证证书的同学,从事的大都是简单技术支持和电脑维修工作,月薪大部分在2000元左右。“虽然花了5000元,而且有3个月处于无业状态,但是我每个月比他们多挣2000元,半年的时间就可以把成本都收回来。而且我们的工作层次在企业里是不一样的,我从事的工作岗位让我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考证不对口 专业用不上
“考证是讲究科技含量的。”海大某通讯专业学生赵奇告诉记者,虽说考证越多越好,但是有些没有必要的证件,考了等于白搭。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位朋友的经历,他的那位好友刚上大一时,听一些学长说,如果拿到专业八级英语证书,找工作就非常容易。于是,他为了拿到该证书,不仅买了大量的书籍,还特意请了家教。因为以前基础不好,他学起来非常费劲,3年下来只为该证在努力,临近毕业时,总算拿到了专业八级英语证书。可结果,在他出去找工作的时候,英语是没有问题,但是其它专业课因为学得不好,同样也遭到了企业的拒绝。
赵奇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学什么专业,就从事什么工作。所以,有很多同学上大学时,为了将来从事的工作面更广泛,考各种各样的证书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事实上,有些确实派上用场,有些却成为废纸一张。
“考证”并非前途似锦
今年刚从海口某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姚楠说,事实上,并非考取了各种证书后就前途似锦。从大一开始,他做过家教,还在网络上卖过衣服、做过保险、在房产中介当经纪人,为银行推广信用卡……丰富的工作经验,让她就业路上根本没有障碍。
对身边那些不就业的“学士后”,姚楠认为考研或者考取各种资质证书,并非就等于有用人单位要你,只能说明你的就业几率相对高出其他人。但如今的社会,可能更多的企业看中的是你究竟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你是否一进单位,就能进入角色,就能适应工作。假如你只拥有一摞证书,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企业也很难接受你的。
家长是否为“学士后”买单
当作为“职业投资”的学士后教育蔚然成风,甚至被默认为“就业规则”时,一些家长却很疑惑,孩子大学四年里学到的东西在找工作时毫无用处,难道他们还应该为孩子继续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买单吗?
王先生说,他为了让孩子以后有个好发展,才帮他选择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毕业后竟然找不到工作。最后又花了8000元,让他考了个软件工程师,才勉强有碗饭吃。至于为什么学了四年的计算机,还要参加专业培训才能找到工作,他一直觉得很纳闷。
采访中,许多人认为,对于大学生毕业后忙于考证费用问题,即使家里再困难,也要像当初孩子考取大学时那样,千方百计筹钱给他们,否则,他们就会被社会抛弃。但也有一些市民认为,父母支持孩子读完大学已经不容易了,如果他们再继续考取各种证书,就应该靠自己的能力去赚取学费。(李丹)(来源:生活服务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