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获“中国玉器之乡”、“中华翡翠(玉器)加工基地”后,“玉城”近日又获“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全国70%的翡翠玉器产自四会,广州、扬州、上海、北京等玉器销售市场,大部分的货源都来自于四会,其产品还远销港澳台以及东欧、东南亚等地区。 继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玉器之乡”、“中华翡翠(玉器)加工基地”称号之后,“玉城”四会近日又获殊荣:国家有关单位授予四会市“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称号。本不产翡翠玉的四会成为玉器之乡和玉器加工基地,其成功的经验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业内人士的思考。
他山之玉,四会成器
清朝末年,不少宫廷的玉器匠人流落民间,一些玉器匠人“南飞”广州,经营玉器生意,一些四会的青年农民跟着他们当学徒。此后,为了躲避战祸,不少人回到四会老家,这些人也将玉器加工技术带回四会,逐渐发展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四会共有玉器加工户1000多户,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年产值超1亿元,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玉器加工行业,形成了一条集玉器加工、销售于一体,生意兴旺的玉器街。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的各路玉器珠宝商纷纷来到四会,进行玉器交易。有着悠久雕刻工艺传统的福建莆田、河南南阳人,嗅到了四会发展玉器产业的商机,纷纷到四会“淘金”,大大提升了四会玉器产业的雕刻技术和精细化水平。
据统计,到2006年,四会的玉器商铺已发展到近1000家,玉器加工厂400多家,玉器加工经营户已经达到4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其中四会本地人4万左右,福建莆田、河南南阳人各约2万),年加工玉璞量达到7000吨以上,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走在四会玉器街,处处都能听到车玉声,“玉器之乡”不负盛名。
政府倾力扶持,玉器成就大产业
四会市为进一步扶持玉器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人员从事玉器加工业;协调有关部门为玉器经营者提供便利,积极为玉器行业解决问题;简化玉器出口手续,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兴办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玉器街、玉器城等专业市场和集散中心,引导玉器行业向市场化、规模化、行业化方向发展。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传统玉器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外省、外地玉器从业人员纷纷来到四会从事玉器加工、流通、销售。如今,玉器加工销售成为了四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产业。四会已成为广东省四大玉器市场之一和最大翡翠玉器批发市场,也是全国最大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和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2003年,四会市荣获“中国玉器之乡”称号。
群众自发创业,天光墟远近闻名
熟悉四会玉器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四会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翡翠玉器加工基地,没有地方政府的扶持是不可能的,同样,没有四会市群众的创业精神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
天光墟,这个在四会玉器业中有标志意义的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是群众自发创造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不少四会的玉器加工户去马田公园旁摆灯光夜市,不久,这个马路市场就出现了规模效应,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天光墟”。
天光墟有玉器摊档1000多档,每天凌晨三点钟左右开张。玉器加工户将自己的产品放在地摊上,用应急灯来照明,从广州、佛山乃至外省赶来的玉器商贩,在各个摊位前认真挑选产品……夜色中,灯光点点,人头攒动。五六点钟,天光墟进入最繁忙的时段,此时的商贩基本上已经将情况摸透,开始有条不紊地下单提货了。八点多钟,商贩陆续离去,摆摊的人也纷纷收摊。
2002年,四会大道旁一块近30000平方米的老厂房用地被改建为新的“玉器”天光墟,有摊位3000多个,每个摊位每个月只收取100元的管理费。从此,玉器天光墟就迁入新址经营,但经营时间和经营方式都延续了原来传统的特色,上市成交额高峰时超过百万元,平常也有60-7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玉器天光墟市场。
欲借品牌东风,打造玉器产业航母
四会市委书记李水华在谈到四会玉器业的发展时表示,处于快速发展黄金时期的四会市,正借“中国玉器之乡”、“中华翡翠(玉器)加工基地”、“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三大国字号品牌的效应,不断优化玉器市场环境,打造翡翠玉器产业航母。
为了加快玉器业发展,11月17日至19日,四会市与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联合举办规模大、规格高、内容丰富、专业性强的中国(四会)翡翠博览会,内容包括翡翠玉器展销、玉器精品评选、中国首饰设计制作电视大奖赛暨中国四会玉饰品高峰论坛、翡翠玉器拍卖会等活动。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四会市下一步将扶持一批重点企业,鼓励重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管理水平,树立品牌,利用品牌的效应,辐射、带动更多的企业和个体户;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进行大力宣传。并通过组织举办玉器产品展销会、订货会和博览会以及研讨会等活动,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扩大对外影响,提高知名度;通过向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拓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玉器产业链。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玉石交易、玉器加工、产品销售等专业功能区,不断完善功能配套;通过加强与大专院校联合,在四会建立珠宝玉器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和玉器加工工艺技术培训基地,加强对玉雕技术人才的培训,不断壮大玉雕技术人才队伍。同时,积极组织对玉雕工艺人员进行职称评定,培养更多高级专业人才,提高玉器工艺的档次和水平。
四会玉器好评如潮
四会生产玉器全系列产品,高、中、低档品种齐全,款式多样。包括摆件、玩件、挂件、饰件等;题材丰富,十二生肖、如意、佛像、花鸟虫鱼和人物山水等一应俱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四会玉器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一大批玉雕工艺师,生产出的玉器产品构思巧妙,工艺精细,有许多产品被评为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优秀作品;2005年8月,在北京中国展览中心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上,珠宝玉器类评出了6件金奖作品,四会市就占了4件,分别是:“榴开百子”、“九龙宝杯”、“镇家宝”和“无尽的爱”。2006年8月25日,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上,来自四会的玉器作品“凌波仙子”、“观自在”、“天地柔情”、“苦尽甘来”、“无忧仙境”五件作品获得金奖,占获得金奖的作品的一半。
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会长万资坤对四会的玉器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四会玉器的设计理念很新颖,形式非常有个性。设计大师在设计上有自己的理念和独特的风格,另外再加上精湛的技艺,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很有特色。”台商蔡聪明先生说,他在台湾做了30年的玉器生意,他非常看好四会的玉器市场:“四会是玉器最大加工地,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精英,可以从这里延伸到国际的舞台上,这里卧虎藏龙,人才很多,可以把所有工艺往外发展。”
记者 郑君 谢辉 焦亚邱 丁建国 邓小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