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更多地转向政治和安全
——解读2006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今天在越南河内召开。虽然APEC会议本身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但是由于朝鲜核实验问题,这次峰会将更多地转向安全方面的政治议题,其中值得关注的可能有以下三方面。
建亚太自由贸易区 不可能有实质进展
此次APEC会议首次提出了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议题,但是由于各国在这一问题上分歧较大,所以不大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以美国为首的太平洋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扩大势力范围,避免被排除在亚洲区域合作之外,但是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及印尼等成员对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想法则有所保留。
中国一直是亚洲区域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带动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但是,中国在推进亚洲区域合作方面也面临诸多阻力,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并没有消除,所以在推进更大范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上也难有大的动作。日本希望能掌握亚洲区域合作的主导权,对一个更大的区域合作安排缺乏足够的自信。马来西亚和印尼作为东盟大国,在区域合作战略选择上更倾向于先推进东盟合作。
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或许有助于推动亚洲区域合作,但是亚洲特色却有可能被稀释。而且,如何处理讨论中的东亚共同体(EAC)与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如果关系处理不好,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提议有可能让原本就复杂的亚洲区域合作局面变得更加复杂。
肩负国际社会厚望 激活多哈回合谈判
此次峰会还肩负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希望能成为激活多哈回合谈判的强心剂,这也是提出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最直接的理由。
今年7月,由于世贸组织6个关键成员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未能就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达成协议,持续近5年的多哈回合谈判被迫中断。国际社会寄希望于此次APEC会议能在推动全球自由贸易方面有所贡献,毕竟APEC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巨大。
此次会议拟通过《河内行动计划》,进一步细化和落实1994年确立的“茂物目标”,即发达成员在2010年、发展中成员于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但是,由于APEC遵循开放自愿性原则,其协议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在推进多边自由贸易进程上作用力有限。即使能够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关税减让协议,也不能对多边自由贸易推进起到多大的作用。毕竟,按照自由贸易区理论,关税减让对非成员国是不适用的。
热点问题广泛讨论 首脑外交值得关注
自“9·11”事件后的2001年上海峰会首开政治议题以来,APEC就开始讨论更多的政治议题。本次会议除上述经济议题外,朝鲜核问题、反恐、禽流感和其他流行病应对也是重要议题。
会议期间领导人的双边和多边会谈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内容。美国总统布什领导的共和党在前不久的中期选举中失利,一定不会错过利用这次重要的国际活动来重申其反恐立场,找回士气。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来讲,这是他以首相身份第一次参加重大的多边外交聚会,具有特殊意义。目前俄罗斯正面临“入世”关键时期,普京总统的日程安排中首脑外交一定少不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首脑双边会晤安排中除了东道国越南外,还有美国和日本,可能会就朝鲜核实验以及双边经贸中存在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总体来看,APEC作为各成员的协商平台,已经不再像曾经被描述的那样是APLACE OF EASY
CHAT(清谈馆),而开始涉及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议题,已经成为该地区成员进行交流和协商的重要联系机制。亚太自由贸易区倡议的提出是一个重要信号,标志着APEC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开放自由原则开始有所撼动。
张海冰(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