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面环水的上海仍积极节水。
新华网上海11月17日电初冬夜晚的上海外滩依旧是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豪华客轮穿梭于黄浦江间,为这繁华喧嚣的大都市增添了更多风情。水是一座城市的财富,更是资源型社会的筹码。在上海,北面长江、东临东海、西有太湖、南有杭州湾,可谓是四面环水。许多人会问,守着黄浦江,又是长江入海口,上海还会缺水吗?在上海,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何在?上海又是怎样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呢?这是我们第二期“节水中国行”中央采访团的每一位记者都想弄明白的几个问题。
四面环水的上海水忧为哪般
四面环水,上海还会缺水吗?这个疑团,直到我们见到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沈依云,才得以释然。
“50多天没下雨了,今天‘节水中国行’的记者们一来,上海就下雨了,你们来得真及时啊!”沈依云风趣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然而接下来的一句话,更让人肃然起敬。他语重心长地补充道:“这场雨,我真的盼了很久了!”
在沈依云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上海目前的水资源主要分为本地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本地水资源约每年24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分别来自太湖和长江。从水资源量上看,上海不存在资源性缺水,却是一个水质型缺水城市。
以苏州河整治为例,上海市经过近年来强有力的河道治理,目前市中心河道已基本消除黑臭,老百姓有目共睹。然而,以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标准来衡量,上海的优质水资源并不多。如今长江、黄浦江水质相对较好,这也是上海唯一的取水水源地,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众所周知,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也是重要的贸易港口,黄浦江上的船只络绎不绝。河道通航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河流污染的风险,这点不容忽视。好在上海市目前已有相对完善的应对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及取水口先进的治污工艺。
而在长江上,取水口水质通常在二类到三类之间,非常优良,却经常面临咸潮的威胁。往常,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之间,都是咸潮的高发期。今年的咸潮早在9月15日就已到来,每次约持续八九天,就在今天早上,长江上的第四次咸潮刚刚结束。
因此,沈依云最后总结出的答案是“上海水源地的形势并不乐观。今年是暖冬,目前的用水量与夏季用水量基本一致,这种压力是很大的。我们现在就盼着下点雨。一下雨,天气变凉,居民的用水量就会降低,径流量就会增加,这是一种双赢。上海市各级政府的节水政策力度较大,但社会节水意识尚待加强,上海节水空间依然很大,应该像北方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
2006年6月,上海市政府又批转了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市经委、市水务局、市环保局等五部门联合上报的《关于本市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加强节水型社会(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上海的节水工作指明了方向。上海水务局局长张嘉毅说:“由于上海陆域水质的严重污染,城市可利用的饮用水源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富裕。作为水质型缺水城市,上海节水减污、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的任务十分紧迫,迫切需要广大市民提高节水意识,合理用水。”
一家酿酒公司的“节水经”
成立于1988年于上海亚太酿酒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亚太)前身为上海民乐啤酒饮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专业啤酒生产、和销售企业。2001年,亚洲太平洋酿酒集团(简称APB)全面进入上海民乐,正式更名为上海亚太酿酒有限公司,形成了由外方的APB控股97%、中方的冠生园集团控股3%的中外合资大型啤酒生产企业。2005年,亚太酿酒有限公司产量突破20万吨。由于啤酒酿造过程中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再加上啤酒本身含水95%以上,几乎每道工序都要用水或者超纯水,所以饮料制造企业的耗水量是非常惊人的。
正是深刻意识到节水是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上海亚太在制造高品质啤酒的同时,将节能、尤其是节水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公司在项目设计规划时优先选用高质量节水型设备与技术,2003年以来,公司以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载体,有计划地全力推行公司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工作,通过制定节水大环境目标,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率。据算,2003、2004、2005年间的吨啤耗水量分别为5.29,5.05,4.77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并领先其他同行业企业。2005年,上海亚太被评为上海市节水型企业。
开展节水工作中,上海亚太有着自己的“节水经”:首先大力推广节水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办公室、洗手间粘贴节水宣传标语,倡导每一位员工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节约每一滴水。在公司内部刊物上刊登有关节水常识,提高员工的节水意思。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员工养成了良好的用水节水习惯,每月节约用水量达到50立方米左右;其次是加强设备改造技术更新,严防跑冒滴漏。2001年之前,由于公司地下管网特别是自来水管道多处、反复的断裂,自来水渗漏现象异常严重,仅2001年1-3月份每月平均自来水流失就达2000多立方。为此,上海亚太投入50多万元对管网翻新,地下水管全部翻新为架空明管,这样既利于平时的抓漏工作,也方便了消防用水的使用。2005年,公司投资80余万对总进水管改造,采用304L材料,大大缓解了由于管道生锈而造成的跑冒滴漏现象;再者是注重高效循环用水,杜绝资源浪费。如包装车间的洗瓶机、灭菌机,以及酿造车间的麦汁煮沸机,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上海亚太收集这部分水,利用管道通往锅炉房重复使用,仅2006年前10个月,冷凝水回收利用量就达43000多立方;第四是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强化节水管理。上海亚太把节水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各部门高度重视,制定具体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做到了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同时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交流会议,确保节水工作的顺利实施;最后是不断提高用水合理性,建立节水项目规划。上海亚太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计划回收利用纯水站的反冲洗用水。此部分水通常含有一些金属离子以及固体物质,因此被排泄。经过处理后的反冲洗水,可以供锅炉使用。预计该项目完成后,每年可节水达30000立方。此外,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全部更换为智能电磁流量计,并建立一个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终端化管理,这样既提高了用水记录的效率,又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成规划“强制性指标”
从今年开始,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外,节约型社会的另一项重要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也将正式纳入上海市统计指标体系,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强制性指标,以进一步提高这个“水质型”缺水城市的用水效率。
上海市水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通过努力,目前上海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从2002年的184立方米下降至2005年的12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不含火电直流冷却水)从2002年的55立方米下降至2005年的32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2002年的80.0%提高到2005年的80.9%。根据上海市政府8月2日公布的《关于本市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加强节水型社会(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1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城市)框架,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105立方米。
为实现上述的节水目标,未来五年上海将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今后在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时,上海将对用水合理性和节水措施配套进行论证;对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建设项目,不予核发取水许可证。到2010年,上海的计划用水率将达到85%,并逐步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加强对用水户的考核,实行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
工业是节约用水的重点产业,沈依云说,水务行政管理部门将主要通过两方面途径实现工业节水。一是鼓励发展节水型工业,以火力发电、石化和化工、钢铁和电子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大力推广节水工艺、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降低工艺取水量,不断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去年上海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0.9%,2010年的目标是上升到82.4%。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取水认证管理,对于地表水大型工业取水项目要加强水资源认证,对不符合上海产业政策的高耗水行业和未通过节水认证的相关项目不予颁发取水许可证。
加强法制建设 推行以法治水
近年来,上海在原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展了节约用水的法规规章的完善工作。2003年起,对原《上海市供水管理条例》进行了多次修改,2006年7月修改完成并正式颁布。《上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经过数次修订,目前已转入报批阶段。
2003年,上海市水务局和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联合颁发了《上海市节水型机动车清洗设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为规范上海机动车清洗行业用水起到积极作用。2004年,为配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上海在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取消了一批与行政许可法不相符合的行政审批事项,同时保留了有利于节约用水管理的“用水计划审批”、“建设项目节水设施设计方案的审核”等审批事项。200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沪府发200615号《关于本市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加强节水型社会(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标志着上海的节约用水工作正朝着新的、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加强本市水务执法检查,严格依法行政,集中力量打击违反水务管理的行为,维护正常的水务管理秩序,2006年成立了上海市水务执法总队,实现管理和执法分离。依据《上海市供水管理条例》、《上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重点加大对节约用水、取水、原水引水管渠、供水、地下水等方面违法违章行为的监察和查处力度,实现了依法管水。截至2005年底,共出动3407人次,执法检查779家次,受理案件100余件,立案49件,调查率100%,回复率100%,共为国家直接追缴加价水费(水费)291.2万元,实施行政罚款62.7万元,为国家挽回了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全市的用水秩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