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就业服务亭解决社区居民就业难题。
下岗工人李俊(左)在街道的帮助下,开起了“串串香”。本报记者甘侠义摄
失业6年的李俊在社区帮助下卖起串串香,生意红火;他所在的建北二村因充分就业,治安明显改善
走进李俊50多平方米的家,电视机、空调、崭新的家具整洁摆放在屋子里,而几年前,同样是这间房屋却家徒四壁。昨天,家住江北区观音桥建北二村10号604的李俊告诉记者,再就业给他带来最大的并不是物质,而是尊严和自信。
失业在家妻子负气离他而去
李俊告诉记者,1998年,他从当时效益不好的无线电三厂买断工龄出来后,做起粮油生意,但生意并不像他想的那样顺利,不久后,便开始入不敷出。
在花光了积蓄后,李俊的妻子张美华(化名)抛弃了他和年幼的女儿,离家出走了。
“妻子跑了,孩子靠婆婆爷爷养活,我是一名吃低保的下岗职工。”李俊回忆说,这一切让他非常自卑,就连走路时也是耷拉着脑袋,不敢抬头正视旁人的眼睛。
自主创业串串香生意渐红火
就在李俊即将走到精神崩溃的边缘,观音桥建北社区的服务员张莉走进了他的家。
2002年,张莉带来的消息让李俊有了新的希望:社区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临街摊位创业。随后,李俊毅然将家中的两张桌子摆出来,靠自己的厨艺,俊华串串香就这样开业了。
勤劳、薄利多销和热情的服务,让李俊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现在李俊不仅自己不再吃低保,他的小店还聘请了两名下岗工和一名残疾人。
串串香店为李俊不仅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还带来了爱情。李俊悄悄地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找到新的幸福。
失业率高偷盗纠纷时有发生
李俊这样的例子在观音桥建北社区并不少见,社区委员会主任孙燕告诉记者,该社区拆迁安置户较多,4年前,16000多居民就有近800名登记失业人员。当时非常不安定,家庭打闹、社区内偷盗等事时有发生。
“要有安定的社区,必须要解决社区内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孙燕说,为此,社区与辖区单位共同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同时社区新建再就业一条街和残疾人就业一条街等系列举措,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不仅如此,孙燕要求居委会的所有人员随时为社区失业人员寻找工作信息。
孙燕举了一个例子:去年,辖区内一名叫虞文玖的到委员会咨询计划生育政策。通过交谈,孙燕发现其竟是一名赋闲在家的90年代大学生。为了帮助虞文玖找到工作,孙燕甚至拜托自己的弟弟四处打听。虞文玖最终获得一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
充分就业社区治安明显改善
“目前,建北社区拥有21000多常住人口,登记失业人员只有430名。”孙燕告诉记者,失业人员减少后,社区的治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居民们脸上也写满了笑容。
据了解,目前,建北社区正在争创充分就业社区称号。所谓充分就业社区:就是社区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达到较高比例,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区内无“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中有劳动能力的未就业人员比例控制在30%%以下。
按照这一要求,建北社区可以说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充分就业社区。
关键词③
就业援助
对招用城镇“零就业家庭”和“低保户家庭”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完善低保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机制,通过奖励性措施鼓励低保对象积极就业创业。
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和自主创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参与新农村建设。
健全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摘自构建和谐重庆“十大工程”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史永庆实习生曹波采写
市检察院代理检察长余敏:在检察系统近几年批捕的人员中,有85%%属于城市无业人员及工作不稳定、收入低的进城务工人员。
由此可见,就业对于一个人,一个城市的重要性。有工作的人,才能融入社会,追求自我的价值,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人就没有安定的生活,又何谈个人的发展?本报记者谢夷杨光毅
莫毅祥(公务员):社区是社会组成的部分,如果社区内的失业率较高,那么这个片区将整天鸡犬不宁,和谐也就无从说起。
人人就业太难了,但一个社区或地区如果能够将失业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自然可以实现和谐。
王海艳(教师):和谐的根本就是市民和谐。市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有饭吃有钱找就可以了。这个愿望看似容易,要达到人人如此,其实很难。
重庆原本就人口众多,但就业的岗位却很有限,所以政府应该在这个方面多下工夫。
敖建(下岗后开面馆):工作对市民来说是头等大事,因为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
我以前下岗没有经济收入,全靠哥哥姐姐和父母资助。这说明,一人下岗将牵连一个大家庭。
张红(退休):要和谐,收入差距不能太大。而现在垄断行业的收入非常高,这容易造成部分人的心态不平衡,从而出现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应该建立分配调节制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