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尚福林的工作的确干得漂亮。”
水皮,这位一贯对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层锋芒毕露的“牛虻”,近日在网络变成了“喜鹊”。“这一届管理层可以说是最务实的,是操作性的管理者,有效推进了股改这个重大的制度建设。 ”他甚至不吝辞色称尚福林为“最佳证监会主席”。
水皮赞音未落,沪综指10月20日盘中突破千八整数关口,创2001年9月25日跌破此关口以来5年新高,迄今为止,沪综指从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1161点攀升至此,上涨超过50%。与此同时,全球资本市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IPO——191亿美元的中国工商银行A+H上市发行价格日确定,分别在沪港创纪录地冻结6503亿元人民币和4250亿港币资金。
如此交相辉映、波澜壮阔的市场景象,不仅水皮,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之与尚福林联系到了一起。2002年末坐上股市“火山口”
10月13日,首都经贸大学召开成立50周年庆典。1978年,27岁的尚福林考入了首都经贸大学的前身北京财贸学院财政金融系金融班。作为优秀校友,尚福林并没有出现在母校华诞的公开庆典上。
“很希望能在这个场合见到老班长,但我们也知道他现在是身不由己。”一位尚福林的同班同学采访中向记者介绍,在大学期间,尚福林一直担任金融专业班的班长,“他为人忠厚正直,心胸开阔,稳重务实。她告诉记者,尚福林从不摆架子,几乎每年的大学同学聚会他都参加,“老班长的性格没怎么变,挺难得的”。这种“难得”更在于,如果算上退伍转业到人民银行北京市樱桃园分理处的经历,尚福林27年的金融工作经历,从央行综合计划司副处长、处长,到计划资金司副司长、司长,直至央行行长助理和央行副行长,未越级、未滞任,一步不落走过了每个台阶,且一路畅通,最后升任副行长,仅45岁。
性格决定命运。尚福林早年的这些精神特质,深刻影响了其主政证监会。
按照水皮的说法,中国证监会主席坐的就是“火山口”。
发改委财政金融司那位官员也清楚地记得:“当时流传许多能人都不愿意接手这个职位,干好了当然是奇功一件,干不好付出的却是一世英名。”据说最后中央领导亲自登门拜访了一位出身央行的证券界元老,该元老开口就点了尚福林,理由有三:其一,背景简单,利益关系干净;其二,善于处理复杂关系和复杂问题;其三,懂银行,金融业务能力过硬。
2002年12月27日,公众知之甚少的尚福林从中国农业银行“飞”到中国证监会。2003年元旦刚过,尚福林就悄悄地赶赴上海和深圳调研。
“大家感觉这个主席与众不同,认真踏实,但都担心他是否有足够的魄力,拿住猴劲十足的中国股市。”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当时证券界人士都期望有一个大刀阔斧式的人物,能够三下五除二把大家解救出来。但没想到尚福林就这么调研了整整一年。
“尚福林最令人折服之处就是,泰山崩于眼而不改色。”一直专注于资本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研究的招商证券资本研究中心主任沈小平说,2003年6月,上证综指跌穿1500点关口,破位下行;2005年6月,上证指数更跌破千点……因此而伴随的“中国股市边缘化”、“以债市替股市”的舆论搞得投资者一日三惊,“尚福林没有向指数折腰,甚至没有为此公开讲一次话”。
但是,当各方面条件成熟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中国证监会以“雷霆万钧”的气势,力促股改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闯关”。2005年6月1日,证监会宣布将开始进行第二批股改试点。此后两天大盘下跌40多点。6月6日上午,上证指数击穿千点,最低探至998.23点,创下了8年多的市场新低。千点被击穿让投资者信心备受打击,但监管层并未中止试点,相反,尚福林公开表态,股改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国九条》出台前后
一般人看到的景象是,2003年整整一年,尚福林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埋头搞调研。但事实上,这期间他还完成了一项令人吃惊的大事。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尽管各种面目的政策层出不穷,但如此重要的金融市场甚至不如钢铁、化肥,竟然没有一份事关长期发展定位和战略规划的国务院级指导性文件。其实,本世纪初,国务院领导也曾希望证监会拿出一个草稿来,但证券界意见一直难以统一,一度不了了之。
一位熟悉证监会运作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履新不久的尚福林,私下拜访了许多仍然活跃在政坛的金融系统元老,听取意见的同时,动员老领导、老上级发挥余热支持新一届证监会的工作,其中一项重点就是抓紧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搞出一个最高层和民众均能认可的“宪法”来。
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前证监会主席、现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周正庆。尚福林和周正庆渊源深厚。1990年初,尚福林是国务院全国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成员,当时组长是朱基,副组长正是周正庆。
据上述人士介绍,2003年,周正庆在证监会的支持下,以人大财经委的名义联合一些证券界资深人士进行大量调研,经过在证券界内部广泛接触,一方面帮助协调原本关系紧张的券商、机构与证监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市场处于低谷的情形下,沟通疏导,取得各方面在发展和规范问题上的统一意见,实现了证券界内部多年来未曾实现的思想统一。“在这个基础上,短短半年多,完成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的起草。”“潜力股”尚福林
“尚福林在与各路诸侯协调利益的过程中,最艰苦的可能要算央行。”一位相关人士透露,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离开央行的支持是非常困难的,“原因简单,新兴市场就是长个头、长规模的市场,先天就是资金推动型,尤其在中国直接融资仅占4%-5%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把银行资金引入资本市场,将是一个长期的方向。”他认为,也正因如此,“懂银行”成了尚福林入选证监会主席的重要条件之一。
2003年以来,随着新一轮投资快速增长,银行贷款成了最大的资金“水龙头”,银行改制后,在赢利诉求之下又产生了强烈的借贷冲动,信贷风险高涨。
2005年年底以来,央行领导层开始在一些公开场合流露出对“发展直接融资、改善金融资产结构”的支持,表明央行对证券市场的看法开始有所改变。
“回顾2003年的央行,给市场人士的感觉是,在金融部委中已经不是‘老大哥’的身份了,尤其是在分离出银监会、新设置协调银证保三大市场的金融稳定局面的时候,甚至有一股‘上级’的派头。”但沈小平认为,尽管此后央行时有“汇金公司”这样的“神来之笔”和汇改启动,建、中、工行顺利上市这样的成绩,“但大部分却都属于战术或战役级胜利”。
9月12日,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上高调透露,“我国正在尝试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
特别是即将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要布局新一届领导层的金融发展方略,十七大前金融干部的重新布防也将拉开序幕,个性坚毅沉稳的山东人尚福林,将会被赋予何等大任,值得市场期待。尚福林简介1951年11月出生于山东济南。1969年至1973年在部队服役,1971年7月入党。1973年至1978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樱桃园分理处工作,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财贸学院金融系。
1982年至2000年初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1993年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1994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1996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负责分管货币政策及支付清算工作。2000年2月至2002年12月27日,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2002年4月28日入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2002年12月至今,任中国证监会主席。(据《商务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