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行动抬高云南旅行社门坎
整改不力的企业不予通过年检
记者杨抒燕
云南省首次联合劳保、公安、工商、地税等部门交叉检查旅游市场的“阳光”行动取得突出进展,检查结果昨日正式公布,要求没有使用2005版旅游合同或签订旅游合同使用模糊带欺骗性表述的部分旅行社进行整改,否则不予通过年检。
省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自今年11月1日开展交叉检查活动以来,检查组对昆明市、大理州、丽江市、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国际、国内旅行社开展了拉网式检查。共检查5地国际旅行社18家,国内旅行社169家,旅行社门市部19个,查阅旅行社从业人员档案6348卷。
检查结果昨日正式公布,旅游市场怪现象再次被强调,例如旅行社准入门槛不高,从家长式管理到家族式管理的转变导致旅行社小、散、弱、差的问题突出;部分地区旅游汽车也伴生出现零、负车费的经营模式;购买五险及全员合同制度落实情况不到位等。检查中,一些旅行社对部分人员的管理,以试用等原因还没有与从业人员签订合同,没有办理保险,一些旅行社导游人数达不到规定数量等问题比较突出。检查组责令不合格旅行社限期整改,要严格按照旅行社从业人员流动的程序办理人员流动手续,并及时上报更新旅行社诚信公示榜的资料。
“此次交叉检查牵住了零负团费的‘牛鼻子’,是肃清旅游市场的关键。”省旅游局副局长徐光佑介绍,长期以来观光游占据了云南旅游的大多数份额,规范旅行社就能有效遏制零负团费行为,对促进旅游行业良性循环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检查中发现有的州市还没有开始使用2005版旅游合同,有的旅行社在签订旅游合同时使用模糊带欺骗性的表述,如远眺某某景点,相当与几星级等等。另外,旅行社还普遍存在地接社与组团社间业务往来文书不严谨的问题,往往采取一份年度合作协议加日常接待传真件的简单做法,没有能够做到一团一合同,合同也没有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签署,并加盖社章,导致纠纷产生时难以界定双方责任。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求:对类似情况引起的投诉,各级质监部门要严肃处理组团社。
昆明市旅游局副局长施丛峰表示,旅游市场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将加大检查力度,提高旅行社准入门槛,做到旅行社“优生优育、辅优扶强”,巩固已经取得的整治工作成果,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坚决把专项整治工作一抓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
昨天的会议还给有违规现象的旅行社排定了整改期限。各地应在今年12月31日以前全部整改完毕,整改不力的企业要联合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并在2006年度旅行社年检中作为一项新的内容进行考核,凡没有严格执行两个公告规定的一律不予通过年检。
整治旅行社4乱象
乱象1:旅行社业务人员任意流动,短期经营行为突出,流动人员的经营行为也相应不规范,不从企业和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存在短期行为,甚至恶意拖欠团款,有意坑害游客,成为旅行社行业的“害群之马”
。
对策:针对这一问题,省旅游局从规范从业人员队伍管理入手,规定旅行社必须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与旅行社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办理五项社会保险,并规定旅行社的从业人员流动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办理手续,在流动时划清债权债务关系。
乱象2:由于旅行社普遍采取承包挂靠的经营模式,许多旅行社难以实施内部规范管理,很多公司规章和管理办法成为一纸空文,甚至连上级的有关精神都难以传达贯彻下去,导致旅行社行业的企业法人难以行使领导和管理职责。不出事一切都好,出现接待事故后找借口推脱责任,导致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难以处罚企业法人,导致旅行社等从业人员,旅行社与旅行社之间各种纠纷时有发生。
对策:针对这一问题,省旅游局从强化旅行社法人责任制入手,规定旅行社法定代表人必须对旅行社经理人员及业务骨干颁发聘书,对旅行社从业人员颁发经营授权书,明确各从业人员的业务授权范围及职责。
乱象3:由于旅行社没有复杂的生产环节,旅行社的营运全过程不需要集体协作,由少量人员即可完成,形成了部门承包挂靠盛行的经营方式。旅行社对旅游经营全过程难以监控,对员工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出现了以部门和各人的名义招揽游客等行为,同时旅行社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
对策:针对这一问题,省旅游局规定,旅行社必须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按照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基本条件,把好准入关,完善对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乱象4:以往一些旅行社设立的门市部由于管理不规范,设立后往往偏离门市部的功能,做成旅行社的承包部门甚至一个小旅行社。超出业务范围经营,出现私刻印章、私设账户、私聘工作人员等行为,私自开展业务,严重扰乱市场。
对策:针对这一情况,省旅游局在2号公告中对旅行社门市部实行登记备案管理,规定了旅行社设立的地理位置、人员、经营场所的面积和租用方式、经营规模等条件,并对门市部设立后的规范管理进行了具体化的要求。
《都市时报供稿》 (责任编辑: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