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海》 杨毅
万壑无声吟海月 一斋清气挹山风 杨毅
海口大街上,有几处醒目的酒店茶馆大招牌和学校题词,如“中国茶道”、“京豪酒家”和“哺贤育才”(海南侨中新校门题词)等……都出自杨毅之手笔,匾字落落大方,雄健有力,洒脱自如,令人啧啧称赞。本月16日至21日,杨毅父子二代书画展在海南书画院展出。
出身于书香门第
杨毅的出生地是琼山府城,一座曾是琼州府的古城。明清时期,那里人才荟萃,文化昌盛。上祖杨敏是当地一位有名的贡生。郭沫若来琼考察时,赞叹其文《五公祠记》;曾祖父杨庆是清末举人,《琼山县志》监修,《三贤祠仰贤社宾兴》美文一直传咏于今;父亲杨化人,是位书画家,1956年其国画《海口海关》入选华南美展,是海南较早参加国内高档次美展的画家。父亲对他从小就教育有方。6岁起开始进行严格的写生、素描、线条、构图、色彩、透视等训练;上了初中,更强调加强知识面的修养训练。
1957年,杨毅的父亲被错划为“右派”,于1972年含冤病死。杨毅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把逆境当作锻炼的机会。在乡下,白天犁田、种地、修水利,晚上照样“加班加点,挑灯夜读,广涉文学、艺术、中医、哲学等知识;在城里,干了一天苦力,拉板车、劈柴、挖土方,晚上也照样开拓自己的天地,把卧床当画桌,苦练书画技艺。这样,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靠着自学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修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杨毅似久旱逢甘雨,走上人生新里程。他和海南几位书坛有志者,创建了“海口书法小组”“海南书法篆刻协会”“海口市书法协会”,现在,他是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中国书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杂志艺委会主任委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口市文联副主席。
诗、书、画、印多面手
艺术发展时至今日,分门别类也越来越细。因此,精一门难,精多门更是难上加难。杨毅堪称海南艺坛上“四全其美”的多面手。他评价自己:画比书好,书比诗好,诗比印好。他这样认为,要从广义和宏观上去看待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意义,要以辩证法去理解它们之间相互融合影响的关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是书画魂”“书是画骨,画是书色”等这样的视野,把文人这种传统特性,转移为重在内在因素的凝合而不重在表面的流露。看他的书法如观画,观他的画作似读诗,让人回味无穷。
这几年,他出访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看到大量西方油画大师精彩杰作,回国后兴致之极一古脑钻进画室,操起画笔画刀,画了几年油画,作品甚丰,风趣十足。杨毅是个怪才,无师自通,只要他想学的东西,一下苦功夫,便有收成。他善于学古,也善于融今,在他的草书创作作品上,可以隐约看出他受古代大师影响颇深,也隐约看出他把现代人的审美特色嫁接在古法上,碑帖并蓄产生出自己的“杂交品种”。同时,他把这种创作方法也用上国画、油画,别开生面,如近作油画《山那边》、国画《康乐人家》,大可看出油画中有国画的意境,国画中有油画的韵致。
有人这样概括杨毅诗、书、画、印的艺术风格:书,有蛮气;画,有土气;诗,有哲气;印,有古气。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看到闪光点,他把一颗诚实的心化在笔墨中、色彩上。
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举办的大型书画展览,并有作品被中南海、北京大学以及各省市博物馆、美术馆收藏或镌刻碑林;有多篇书画论文、评论发表省市报刊或在全国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有个人诗集《影子》出版;他曾被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馨”书法家,连续三届书法作品被评为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