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上午,虽然天空一直下着小雨,但建邺区爱达花园社区里仍然欢歌笑语、掌声不断,晨报“社区歌王”大赛第四站的海选活动在此如期举办,现场一片热闹景象。
曾为周总理唱过歌
昨日,在晨报的社区歌王现场,今年71岁的马心玲老人为大家一展歌喉。马老用的是清唱,扎实的唱功让台下的观众纷纷鼓掌。马爷爷介绍,他在唱歌方面曾经受过5年的培训。“从1954年底到1959年离开学校,这5年里我是北京大学生合唱团的成员。这个合唱团有200名成员,由北京团市委和中央乐团联合组建。”马爷爷介绍,在那5年里,他们每周都要参加活动,曾经多次为中央领导人演出。
最让马老难忘的是1957年5月3日晚上的那次演出。“当时我和周总理就离这么远。”马老伸着胳膊比划着,大概1米的距离。这件事马老一辈子都记得清清楚楚的。“那是五四青年节的前一天晚上,在北京中山公园的一场露天演出。”马老回忆,“当时出席的领导人有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还有苏联来的客人。”那天晚上,他们合唱团是第一个表演,演唱了3首歌曲。第1首是《莫斯科———北京》,这是一首苏联作者写的歌曲,讲述中苏友谊牢不可破;第2首是《深深的海洋》,这是一首南斯拉夫的民歌;第3首是《我们是年轻人》,是世界联欢节的会歌。马老还有几次见过周总理,其中一次是1955年12·9运动20周年的前一天晚上,在怀仁堂的演出。让马老遗憾的是,当年合唱团的照片他只剩下一张,是全体合唱团成员的合影。
海派秧歌赢得阵阵喝彩
伴随着《太湖美》的优美动人旋律,社区居民陶定霞、万金兰、张美玲三人跳起了秧歌,欢快的舞蹈令全场观众如痴如醉,有的观众在底下也不由自主地扭起了海派秧歌。
转身、舞扇、绕圈……三位社区居民的海派秧歌一点都不像业余人员跳的,颇有几分专业舞蹈演员的风采。他们身上穿的统一的秧歌服装,手舞大扇子,一招一式之间都蕴藏着无限的美感,表演到中间,引得下面的观众阵阵喝彩,几位也练过海派秧歌的居民在底下不自主地跳起来,跟台上的三位表演者形成强烈的互动。
“我们的海派秧歌队有8名正式成员和两名预备人员,全体上台舞的话阵势会更大,舞蹈也会更加精彩,不过,今天场地有限,只能让我们的代表上台表演给大家看,要不然这海派秧歌节目会更加好看!”秧歌队教练戴美玲老师称。
台上台下齐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社区居民蔡朝霞阿姨的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引起了台下很多人的共鸣,台下的观众也跟着大声演唱着这首小时候经常唱的歌。
“蔡老师是我们这儿嗓音最好的几个社区居民之一,她不仅能唱,而且还能做合唱指挥,真是多才多艺,我们社区要是多几位像她一样的人才,那我们平时的文娱活动肯定会更丰富!”居民们称。
随后在合唱团演唱《父亲》等歌曲时,蔡老师在现场做起了指挥,两手指挥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在她的指挥下,合唱团的几首歌曲演绎得都很有气势。
老年合唱团得了第一名
最后,40位穿戴整齐的老人走上舞台,给大家深情演唱了《父亲》和《哩哩哩》,这些老人中,男士统一穿着灰上衣,女士则穿着红上衣、黑裤子,有的还精心化了妆,演唱时,个个面带微笑,神采飞扬,随着指挥的手势,这边唱来那边和,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台下,大家被他们的热情感染,随着音乐的节奏,不停打着节拍。50岁的怀英娣是合唱团的小队长,她介绍,合唱团成立于3年前,倡议时,老人们都踊跃报名,最多时达到70多人,参加者全是爱达社区退休的老人,年龄最大的接近80岁,还有老军人踊跃加入。“多亏这么多人无私的奉献,我们多次在比赛中获奖,还被评为优秀社区合唱团呢!”怀女士自豪地说,“现在,合唱队的人还成了好朋友,谁要有点事,最喜欢找伙伴说说,大家共同出主意,真是一举多得。”这些可爱的老人们最终以精彩的表演获得了第一名。
海选胜出名单
第一名合唱《父亲》《哩哩哩》
第二名欧战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第三名汪庆双《说句心里话》
第四名蔡朝霞《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
第五名陈灵莉《红楼梦》插曲
第六名马心玲《槐花几时开》
第七名戴长荣《草原之夜》
第八名武玉兰《山路十八弯》
第九名纪爱华《爱你在心口难开》
第十名晏凤宝《天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