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晶晶)熬膏、浸药酒、做丸药是中医药工的三大传统手艺,而当今上海滩上,会手工制作丸药的药工人数不足100人,其中大部分还是老师傅。在昨天的2006上海童涵春堂中药文化节上,记者获悉,纯手工中药药材加工手艺目前在上海正面临失传危机。
用海绵轻轻蘸些水,均匀擦在竹匾上,一点点加上药材粉末,手拿竹筛慢慢地刷,刷出被湿润的药粉,然后扎马步,用腰部力量按顺时针方向摇动竹匾。反反复复,药粉渐渐成形,成为绿豆大小的药丸。昨天的中药文化节上,老药工陈志明师傅一手纯熟的手工制作丸药的技术,引发了中外游客的阵阵赞叹。
而如今沪上像陈师傅这样还会用手工制作丸药的药工却日渐减少,数量只有两位数,其中多数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法师”。丸药制作麻烦、费时,手势要求格外精细,是年轻人不愿继承这门技艺的主要原因。陈志明师傅今年58岁,没带徒弟。他告诉记者,把一帖中药做成丸药,要花一天半的时间,稍微有一点疏忽就会前功尽弃。“马步一扎就要五六个小时,年轻人没这个耐心。”
与膏方、汤药相比,丸药吃起来方便,更容易让人体吸收药性,对于糖尿病、胃病等慢性病的治疗调理效应更好,且不会过于滋腻,伤到肠胃。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丸药都是用机器制作,对药材损耗很大。
据悉,为了不让这一传统工艺失传,童涵春堂目前要求新进学徒都要拜师学艺,接上老药工的班,争取每年培养出10-20个年轻药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