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年底前,汤山供水工程将完工通水。从此,困扰汤山地区15万军民的饮用水问题将得到解决。前天,记者前往现场采访了解到,为了这项民心工程按时完成,数百名施工人员正克服工期紧、难度大等诸多困难,日以继夜地奋战在工地上。
5米深的施工坑全部人工挖
穿越宁芜铁路,是汤山供水工程的一大难点。记者17日来到位于百水桥下的施工现场时,冷冷的穿堂风在桥下呼啸而过,可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每过20分钟,就有一辆火车从他们身边穿过,巨大的噪声震动着耳膜。他们却说:“这比起夏天在高温下无遮无挡地晒上10多个小时要好多了。”施工地点位于桥下,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加上铁路两侧横七竖八地埋设了数十条缆线,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铁路瘫痪。因此,沟槽只能采取人工挖掘的方式。现场负责人叶剑平告诉记者,眼前这个5米多深、180立方米的施工坑,就是40名工人日以继夜用了5天时间,一锹一锹挖出来的。施工的沟槽有了,还要将原有水管取出,换上大口径水管。但这样一来,周边的居民就要停上3天的水。为了尽可能缩短停水时间,施工人员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架设了一道临时管线,将停水时间缩短到了12小时。“这段时间大家在工地上太不容易了,特别是老王。”叶剑平指着一个在铁路两侧爬上爬下的汉子说。老王叫王来发,是施工队队长。前不久,他妻子心脏病突发,生命垂危,虽然抢救及时,仍需安装心脏起搏器,同时还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王来发为此落下了眼泪。但他没有请一天假,每天早晨5点起床,安排好家人三餐后就匆匆赶往工地,每天晚上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工地。
赶进度多人推迟婚期
据了解,汤山供水工程共需埋设管线24公里,其中难度较大的是沿老宁杭公路的一段。一来,该路段车流量非常大,一天可达3万多辆次。二来,这条道路曾经多次拓宽,表面是柏油路面,底下还有民国时期的混凝土路层。据工程负责人介绍,由于地下土层结构复杂,往往需要凿岩机先凿开一层,挖掘机挖一层;凿岩机再凿一层,挖掘机再挖一层……一个深2.5米的沟槽需要挖掘3次,进度缓慢,一天工作12个小时,也才能完成40米,而在主城区一天可挖300米。为了赶进度,该路段的施工人员从原来的10人增加到了80人,机械也从原来的4台增加了到12台,分4个点同步施工,每天的进度这才达到了150米。除了地下结构复杂外,老宁杭公路下还埋设了许多通讯线缆、电力线缆和排水涵洞。原本一条笔直的管道,埋设时却要绕过30多处“障碍”。由于管道是曲线式埋设,增加了不少连接点,每个点焊接时都要花费3个多小时。为了保证管道质量,每焊接完一处,工程人员还要爬进管线,一一检查,不敢有一点疏忽。由于工期紧,施工队里很多年轻人都推迟了婚期。36岁的戴震威原本把婚期安排在了10月1日,可是工地上实在走不开。为了说服女友将婚期延后,他几次把女友请到工地,看到在沟槽里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的同事们,看到回家坐着就能睡着的戴震威,女友没有再说一句话。
送清泉的人自己缺水喝
汤山增压站是汤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负责将主城输送来的水增压后供到居民的家中。由于该站地处122国道旁的一片荒地,施工条件十分恶劣。监理员姚青家住下关,每天清早5点就从家出发,乘坐2个小时的公交车后,还要走上1公里才能到施工现场。有时,下大雾国道封路,他就和同事们从马群徒步1个多小时走到增压站。“这不是最苦的,最苦的是没有水。”姚青告诉记者,附近的居民喝的是井水。为了不给居民生活增加麻烦,他们都从家里带水到工地喝。工程上需要用的水,都是施工人员拎着水桶从几百米外的水塘里一桶桶拎来的。后来,随着工程的加大,水桶拎水容易耽误工期,他们就在工地上建了一个6立方米的蓄水池。总公司每3天用车运一次水过来,但为了保证工程用水,大家只取少量用来做饭。他们说,工地上喝水越困难,就越能亲身体会汤山居民饮水的现状,就更有了干活的动力。有时,当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赶到时,他们就自己拖着板车,一车一车人工浇灌混凝土;有时,赶不上回城的末班车,他们就住在工地附近的招待所,第二天一大早继续奋战,一刻都不敢耽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像王来发、戴震威、姚青这样的人太多,太多。8月份开工以来,数百名施工人员就没有休息过一天,用工地上施工人员的话说:“我们不知道今天星期几,只记得汤山供水工程年底之前要完工,要给汤山地区15万人送上一份2007年的新年礼物——喝‘好’水!”通讯员 王志康 张巧云 南京日报记者 葛妍
汤山供水工程
汤山地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多年来一直以安基山水库为饮用水水源。近年来,由于当地地质原因及污染问题,水库水质变差。2004年,经多方面共同努力,由主城直接向汤山供水的汤山供水工程提上议事日程。
汤山供水工程
以“三站一线”为主体,“三站”即扩建中山门外竹林新村增压站,新建麒麟、汤山增压站;“一线”是指自环陵路口至汤山镇埋设口径800毫米和1000毫米的24公里供水管道,经过3个集镇,将市区北河口水厂的优质自来水经逐级增压后送到汤山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