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湖州安利达物流中心负责人邱金权一早坐车从湖州赶往上海。他说,“在今天湖州接轨上海活动周上,有一笔1.6亿元的外商投资的合同正等着他去签。”对于一家刚起步的地方企业来说,1.6亿元的注资可谓是“及时雨”。
与邱金权同样难掩激动之情的,还有来自湖州数十家企业代表。在当天的接轨上海活动周上,湖州与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知名企业,共签约科技经贸项目119项。其中,科研项目51项,涉及金额1.7亿元;引进内资项目68项,引进资金38.8亿元。
无论是以“林”为卖点的生态旅游业,还是纺织、建材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在湖州商人眼里,要把产品卖出去,必须与上海人“打交道”。“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上来看,湖州只有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才能大踏步发展。”湖州市政府提出的这个发展战略在《湖州市接轨上海参与世博会、加强与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合作交流的思路研究》中,都能清晰可见。
参加这次接轨上海活动周的湖州市政府官员告诉记者,单单去年,湖州市利用上海内资项目就达到了42项,协议资金20.77亿元,占湖州协议利用内资的15%。“这些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项目,使湖州工业走出了以丝绸、建材为代表的传统工业阶段。”
作为湖州通向上海的一个重点中心关点,湖州鑫达国际物流公司总经理潘勤荣今年明显感觉到工作节奏的加快。“去年公司达到8000只的集装箱的运输量,今年到7月便突破了这个数了,今年集装箱运输量翻一番不成问题。”
潘勤荣生意做得这么顺畅,完全得益于湖州在交通建设上下了“血本”。记者从湖州交通部门获悉,为了加快融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建设工程,湖州花了30多个亿。“生产力上去了,高速公路、国省道、航道建设也要紧跟其后,两者的发展必须同步。”而今后湖州花在交通建设上的钱还远远不止这些,据了解,到2010年,湖州计划投资300亿元,用以支持湖州交通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交通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