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渺的太空里,我最爱听的歌曲就是雄壮的《国歌》,我们要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昨天,“神六”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豪情万丈的话语回荡在芜湖市安徽工程技术学院大礼堂内,一个小时的演讲溢满了浓浓的战友情、思亲情和爱国情。 “李庆龙是我们的老大哥”
聂海胜介绍,我国航天大队的航天员是从全空军优秀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1996年,千挑万选出60名进行体检和其他测试,再精选出20名进入下一轮选拔。通过家访和对爱人孩子的检查最终确定12名航天员。再加上最早的两名航天员吴杰和李庆龙,一共14名,其中李庆龙是安徽定远人。
“吴杰和李庆龙都是我们的老大哥,也是我们的教练。他们把在俄罗斯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聂海胜介绍,李庆龙是我国空军第一批双学士的飞行员,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部队的军校,学雷达,毕业的时候又参加“招飞”体检,成了一名飞行员。1996年,他毅然放弃了成为飞行副团长的机会,放弃了心爱的战斗机,加入到航天员的行列。“虽然两次任务他都没有机会去执行,但他一直在为我们这项伟大的事业去拼搏,去奉献。”
谈起他们战友间的友谊,费俊龙和聂海胜都是十分激动。平时在训练中,每个人有什么心得、诀窍,都会和大家分享,决不藏着掖着。每个人有什么弱点,在大家面前也都清清楚楚,大家帮着克服。“这次我们在太空中,身体突然失重造成方位错觉,就是按照战友们教给我们的方法,很快调整过来了。”“神六发射前,杨利伟彻夜未眠”
“神五发射前夜,杨利伟睡得很踏实,而这次轮到我们,他却彻夜未眠。”费俊龙深情地回忆起神六发射时的情景:发射前夜,杨利伟特意把他和聂海胜找到一起,针对他们在太空要做的工作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细细嘱咐了一遍。作为航天员系统的副总指挥,5天的飞行中,杨利伟一直坚持在指挥大厅,和他们有两个多小时的通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在太空还是在地面,我们14个航天员始终是一个团结的整体。”
“记得神五发射任务的前一天晚上,我到利伟的宿舍聊天,利伟托我把他的手表捎给他的妻子。我明白他的意图,就说:‘家里有我们,你放心吧。’我们执行神六任务前,几位战友为我们送行时,不约而同说的还是那句话:‘家里有我们,你们放心吧。’”聂海胜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语表明他们的战友情已经到了可以相互托付家人和儿女的高度。“我被母亲的棍棒赶回学校”
“1998年1月5号,我们正式到航天大队报到。”自那以后,费俊龙、聂海胜和其他航天员开始全身心投入艰苦的训练中。“某些训练就是要挑战人的生理极限。”
航天员一共要进行58项专项训练,还涉及到天文学、天体学、空气动力学等多项理论知识。“一个大学生4年的课程我们两年半就要学完。”这对于已经有10年以上的“飞龄”、久离书本的航天员来说十分困难。“整整两年里,我们都没有在12点前睡觉的。”聂海胜清楚地记得曾经进行过一项训练,以每秒15米的速度提升到高空,经受缺氧减压的考验,要求每个航天员能够持续30分钟,最后每人都超过了这个标准。
而就在这些艰苦和荣耀背后,他们牺牲了与家人相处的宝贵时间。聂海胜提起母亲时满怀深情:“我14岁父亲去世,是母亲一手将我抚养长大,初中的时候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曾经想过辍学,是母亲拿着棍棒把我赶回了学校。”原本想让母亲安享晚年的他却不能在母亲的病榻前侍奉左右。“2004年11月,母亲患脑溢血中风偏瘫,我却只能在家呆3天,因为当时神六备战任务正处在紧张的阶段。我走的时候,母亲还处在昏迷中。”
“这些年来,我们没有尽到为夫、为父、为子的职责,愧对我们的家人,但我们随时准备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飞。”“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在太空里,我们也吃了月饼。”费俊龙说起太空中的生活,仍然津津乐道。每样食物都被分割成小块,要保障一次能够全部吞咽。“要不然,一张开嘴,食物残渣跑出来,就有可能造成危险。”喝水也是,如果不马上吞下去,张开嘴,它就会变成圆的水柱跑出来。
“太空里,日落时五彩缤纷的景色特别美。”在太空里闲暇的时候,费俊龙还常常听带去的歌曲,“在浩渺的太空里,我最爱听的歌曲就是雄壮的《国歌》。”他们在太空中还常常看向自己的祖国,“我们看到过清晰的海岸线,看到了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看到了我们的宝岛台湾,它确实很美,像是嵌在蓝色海洋中的一颗绿色宝石。”
本报记者 黄冠雄/文 安雨/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