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昨天从南京博物馆获悉,考古队员近日在南京江宁湖熟镇清理一座汉墓时,意外发现了一组九件陪葬的编钟,与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出土的一组65件体量巨大的曾侯乙编钟不同的是,这组编钟的长度从5厘米到7厘米不等。 专家称,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出的最小的一套编钟。
出土编钟锈迹斑斑
今年8月份,考古部门在宁杭高速二期工程的沿线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在湖熟镇友谊大队窑上村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墓。据考古队领队王光明介绍,该墓坐西向东,墓室东西长3.3米、宽3.2米,是一座“甲”字形台阶墓道土坑墓。与我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墓葬都曾被盗掘过不同,这座古墓幸运地躲过了盗墓贼的洗劫,出土的随葬品比较丰富。根据墓葬的形制和出土的文物,王光明初步推断,该墓葬的时代为秦末汉初。
令人惊喜的是,从该墓中出土了一组九件南京地区之前很少发现的铜编钟,而且该组编钟的尺寸从5厘米到7厘米不等,堪称国内出土的“最迷你”的铜编钟。但由于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墓室内的保存环境很差,这组编钟都已生满了铜锈。
古代音乐中占重要地位
南京博物馆的专家表示,中华民族在远古就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钟,并有过“钟鸣鼎食”的灿烂文明。我国的铸钟史从原始到战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时期。据考,钟的前身是铃,从原始的瓷甬钟到早商的扁圆形铜铃,至殷商的铙,西周中期三件一组的穆王编钟发展到八件一组,历经春秋时期的九件、十三件一组,继而发展到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从单音钟到按音阶编列演奏的乐钟,凝聚着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史料表明,世界文明古国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也都有过铸钟的实践,但它们的钟口都是圆形,而圆形钟无论怎样敲,都是一个基音,且延续(余音)长,无法形成音律。
据了解,1964年,南京博物馆在程桥中学出土的两座东周古墓中,清理出土两组有铭文的“编钟”,一组九件,一组七件,均系成组乐器,形制、花纹皆相同,大小依次成编。环纽、纽饰斜角雷纹,鼓饰四对蟠龙纹舞及篆问饰蟠龙纹。枚作螺旋形纹,乐律分明,音色清亮。钟正面均有铭文,字多反书,其中最完整的有37个字。铭文自左栾起,顺鼓右再到镇,再从鼓左而止于左栾。这组编钟为吴国之物,时间约当春秋末世,即公元前500年左右。编钟今存南京博物馆。此次发现的编钟是时隔42年后发现的中国最小的编钟。
“编钟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考古专家还表示,编钟由若干大小不同的“钟”组成,每一个钟体上都饰有简单的兽面,内腔是空的。编制有许多种类,东周时期的编钟以九枚一组的居多;较大的编制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共计64枚,分三层悬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当时的钟多为陶制;商代以后的编钟多为铜制。属于变音打击乐器族,发音类似钟声,清脆悦耳、延音持久,具有东方色彩,适合于演奏东方五声音阶的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