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藏书之家》剧照
《春琴传》剧照
在中国越剧百年华诞之际,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携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藏书之家》和《春琴传》3出风格迥异的新越剧,于11月4日至13日在首都剧场一展“小百花”女子越剧的独特魅力。剧团还将以这3出“文化型”的新越剧为系列,以“穿越百年,感受经典”为主题进行国内巡演。
这3出戏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融入新文化元素,提升越剧的人文内涵和综合艺术的层次,创造出一种以传递文化信息量为主导,同时不失江南风情的当代都市越剧新样式。
新版《梁祝》——对经典的再度演绎
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基本框架承袭了徐进的剧本,而重新创作的第三场“高山流水”、第六场“楼台相会”和第七场“山伯之死”等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内心。新版舞美设计极其华丽,其空灵写意的舞台与老版的简单朴素形成鲜明对比,但与其结尾的梦幻主义更为契合。此次饰演“梁山伯”的是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越剧艺术家茅威涛,她一改以往人们熟悉的范(瑞娟)派、傅(全香)派的表现方式,改以尹(桂芳)派、傅派来演绎。其中“十八相送”、“思祝下山”、“山伯之死”等大段唱腔,流畅而不失委婉,一经上演便深受“茅迷”们的喜爱,被称为“茅派”代表唱段。
《藏书之家》——体现文化守望精神
原创越剧《藏书之家》曾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它以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为背景,通过藏书人范氏两兄弟的曲折经历,描述了古老藏书楼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年代里的艰辛境况,刻画了以藏书人范容为代表的那一时代中国传统文人的信念和品格,表达了社会转型之际的一种文化守望精神,同时向观众展示了中国藏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一些鲜为人知的藏书知识。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命定藏书人,岁岁复年年,岁岁复年年。”这部剧的主旋律一遍遍响起,范容的饰演者茅威涛,扮相清秀、儒雅,再加上清丽的唱腔,令所有观众如痴如醉。《藏书之家》一反过去越剧“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传统戏路,使新编越剧具有了走出世俗、走向文化的品格。
此外,《藏书之家》的舞美设计也令人耳目一新,数百个大小不一、字体各异的“藏”字天幕,那层层叠叠的书的海洋,使古朴典雅的天一阁浸透时代的沧桑,让人无限神往……
《春琴传》——“小百花”青春的证明
《春琴传》根据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小说改编,是越剧舞台上难得一见的日本题材作品。它通过富家盲女春琴和仆人佐助的曲折情感经历,讲述了一个凄美婉约的爱情故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塑造的“春琴”和“佐助”形象风靡一时,如今,这两个经典形象被搬上了越剧舞台。新生代演员蔡浙飞饰演佐助,章益清饰演春琴。剧中人身穿和服,足登木屐,舞台上洋溢着异国的生活趣味。导演郭晓男不但把故事处理得跌宕起伏,深刻揭示出它的人性意义和社会价值,而且在使之“越剧化”的过程中,于肢体语言、音响结构、舞美灯光等方面有诸多创造,令人耳目一新。茅威涛认为这是时尚的越剧新作,代表着一种文化姿态。“越剧在历经百年风雨后,应摆脱原来的民间小调状态,走上‘剧院艺术’的道路。”茅威涛认为,在电视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越剧如果还停留在最初的“田歌”状态,一味迎合“嗑瓜子、看热闹”的观众,越剧将走向衰亡。“越剧需要重新为自己定位”。今天越剧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戏剧爱好者的欣赏需求也在变化,“时尚化、年轻化是《春琴传》表现最为突出的特点,它的目标是现代都市人群。”
新版《梁祝》强调的是经典,《藏书之家》瞄准的是人文,而《春琴传》定位都市时尚,“小百花”此次进京,带来的不只是3出戏,更是他们对越剧百年的思考,对当下越剧生存的忠实实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