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周晓东
初冬时节,未央区团结村里一片繁忙:街巷里,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拓宽道路;村委会大院内,改厕用的成摞大圆瓮被送到村民家中;会议室里,村干部们正就管网改造的细节和区水务局的同志商讨……这是未央区谭家街道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场景。 曾是“西北亿元乡”的谭家街道,下辖1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8726人。怎样才能建设好新农村呢,谭家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泽亭说:“就像盖大厦,必须要有好的立柱作支撑。我们把深抓‘四个好’看作是打牢新农村建设这座大厦的支柱。”
支柱一:好态度产生好认识
态度决定一切。采访中,一位姓李的街道干部说,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要认识到位才行。他介绍说,为了不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偏差,街道办事处已经3次组织街、村干部对《行动纲要》等进行学习,提高认识。还组织16名村干部到成都等新农村建设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同时,街道还依托市民学校、法律事务所等,利用培训、讲座、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开展新农村知识宣传,使地区群众的知晓率达到85%以上。如今,建设新农村正日益成为谭家地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支柱二:好思路带来好做法
有思路才能有出路。在新农村建设之初,谭家街道经过调查研究,形成了以城市化为统领,以城中村改造为抓手,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实践中,他们把长远规划和眼前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一村一策。滹沱、赵村等筹资150多万元,着力硬化、绿化村庄道路。十里铺、团结等村对排水管网全面改造,突出解决排水难题。红旗村、谭家、三家庄等村在引进项目,发展村经济上用劲,3个项目引资19.45亿元。同时,各村还通过为村民发年节慰问品,为老人发“养老金”,为中小学生发“助学金”,为考上大学的发“奖学金”等,使村民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
支柱三:好帮手形成好合力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资金投入。谭家街道一方面不断加大自身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外界帮助,多方筹措资金。在对团结村工业园区道路的改造中,争取到区交通局建设资金30万元,在对团结村排水管网改造中,争取到区水务局资金10万元。在城中村改造中,和深圳市松江投资担保公司合作,投资15亿元,对百花村进行全面改造。好帮手形成好合力,好合力带来谭家地区农村面貌的大改观。
支柱四:好机制保障好效果
谭家街道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街道先后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街道全面抓、村组具体抓,职能部门帮扶抓、包村干部专项抓的责任落实制度,设立了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的专项资金。同时,他们还建立健全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账街管、村务、账务十公开两汇报、村干部民主评议等制度。
现在的谭家农村,富裕起来的农民们更追求文化生活的丰富。锣鼓队、秧歌队、扇子舞队等农民文艺团体比比皆是,农民运动会、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秦腔比赛等常年不断,文明、祥和的氛围日益浓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