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名仕》杂志 于楚众 摄
嘉宾简介
金夏中 1969年在韩国首尔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1973年进入韩国外交部工作,曾在纽约、印度、日本及中国等地工作。历任韩国外交部东北亚二处处长(中国处处长)、亚太局局长、外交部长特别助理、总统府礼宾秘书官、总统外交安保首席秘书官(安全顾问)。2001年至今,任韩国驻华大使。
“韩流”此番入陕,绝非仅仅流过而已,而是要扎根留驻。本次“友好周”有一个重要背景,即韩国将在西安设立总领馆。这将是西安迄今第一个外国总领馆。对一座城市来说,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有无领馆,有多少领馆。
中韩交流源远流长,不绝于史。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更是达到鼎盛。人们的脑海中,常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千多年前,大批韩国的僧众、商人、学者、民间人士穿着传统服饰,怀着巨大的希望和渴望,远涉千山万水来到长安。他们把中国先进的科技、文化、教育制度、民俗等带到了韩国,同时将韩国的优秀文化带到中国。可以说西安和韩国,实现了第一次辉煌的对话。“友好周”文化活动负责人、省文化厅副厅长乐可锡说,这次“友好周”的举办以及总领馆的设立,可以说是时隔十几个世纪后,西安和韩国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的一次重现辉煌的对话,是第二次对话。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资讯、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次对话会比一千多年前那次对话产生更大的成果,并对双方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西安人民对本次对话充满了期盼和激情。韩国同样如此。11月17日,金夏中在大使官邸(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说:“我对西安拥有很特殊的感情。”
大使的中文非常好,整个访谈完全不用翻译。
-深厚感情
韩国人对西安充满向往
记者(以下简称记):1986年,您第一次来到西安,印象如何?
金夏中(以下简称金):西安没有现在现代化,很安静。我去了兵马俑、杨贵妃的华清池。特别是兵马俑让我很震惊。以前我只是通过资料了解,能亲自领略特别感动。现在
西安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想,西安的历史最感人。
记:在您心目中,西安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金: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人访问中国时,听不少中国人说:“要想体验现代中国,去北京;要想了解未来中国,去上海;要想回味中国的历史,去西安。”
我特别想说的是,韩国人对古都西安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古代韩国也就是当时的新罗与唐朝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新罗与唐朝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很多新罗商人来到长安做生意。大量新罗僧人赴唐求法。新罗还派大批留学生到长安学习。现在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中,韩国学生最多。而1300多年前,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也以新罗人为最多。我想,这不是历史的巧合。
今天的韩国人还习惯于用“长安大乱”来形容发生很大、很轰动的事情。由此可见,古代西安对韩国人的生活有多么深刻的影响。西安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的起点。韩国是中华文明的受益者,韩国人对西安充满向往。
-特殊意义
有利于加强韩国与陕西的合作
记:在西安举办“韩国友好周”活动,您认为有什么特殊意义?
金:韩中两国建交以来,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飞速发展。韩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投资国。现在有三万八千多家韩国企业在中国注册。相比韩中关系的全面发展,韩国
与陕西的关系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举办“友好周”,有利于加强韩国与陕西省的合作,促进陕西人民对韩国文化进一步了解。
记:陕西与韩国的经济交流相对其他省还有很大差距。去年您在西安交大演讲时曾说,“此次访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造成差距的原因,探讨可以推动韩国与陕西省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一年多来,您是否找到了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
金:我想,第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强调先富论,着重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二,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前,相比东部沿海地区,陕西省的物流、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第三,观念的落后也是造成差距的原因。
去年我是寻找原因、探讨可以采取的举措,今年我们将构想转化为实质性的行动,举办友好周、推动驻西安总领馆的建设都是具体的措施。总领馆建立后,肯定会吸引很多韩国企业。比如,到2004年为止,韩国与四川、重庆的经贸往来并不活跃,但是2005年韩国驻成都总领馆建成以后,韩国与四川和重庆的交流大为活跃,贸易投资大幅增加。第[1][2][3]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