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走过漫长的一百年,回眸,想起了滨江关道。
关道衙门,从废墟中站起来,却遗忘了曾使它令洋人刮目相看的施肇基!
施肇基,这位祖籍浙江杭县的留美博士。1908年至1910年里的26个月,他曾被清廷以正四品顶戴委以哈尔滨海关道、滨江道道台。 受任时虽年仅31岁,但小小年纪已有15年与洋人打交道的经历。他16岁随出使“美日秘国”的钦差大臣到华盛顿做翻译学生。22岁被清廷驻俄钦差大臣邀到圣彼得堡帮忙一年。1902年留学回国,入张之洞幕府。1905年,施肇基随五大臣出国考察,时年28岁。第二年,出任京汉铁路督办。他是在京汉铁路督办的任上,被调任滨江关道的。委派这样一位人才到开埠不久的哈尔滨出任道台,与其说朝廷对边城的重视,不如说清廷对哈尔滨乃至极北边疆形势的忧虑。其时,与哈尔滨命运攸关的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才5年,哈尔滨开埠设治不足三年。日俄战争硝烟未散,受战争刺激的各国列强纷纷插手东北事务,争先涌入哈尔滨。沙俄于1907年1月14日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七天后,美国领事馆便在哈尔滨挂牌;两个月后,日本驻哈尔滨领事馆开张;紧接着法国领事馆在哈尔滨出现。此后,西班牙、德国等国家也相继在哈尔滨开设领事馆。哈尔滨陡然风紧云急,成了列强角逐的新舞台。与此同时,由于日俄战争驱动,哈尔滨人口从1903年的四万四千余人,猛增至1905年的25万人。其中,傅家店人口达15万。偏偏此时,因沙俄战败,俄国在哈尔滨的势力大大衰退,致使哈尔滨经济萧条,仅房租就下降了10-20倍。更为糟糕的是,首任滨江道道台杜学瀛虽因在任时“颓靡自私,罔知政体”被朝廷革职,但其初创的关道衙门徇私舞弊之风盛行,办事效能低下。施肇基走马上任,面对内政外交上的种种难题,自然想从整顿关道衙门入手。他就此事向道台衙门掌文案的毕祖光先生求教,毕祖光建议:“道署之人,不必多换,‘就生不如就熟’,只要长官不贪,下属焉敢舞弊?”
施肇基虚心采纳此议,从自己做起力戒徇私舞弊,除本人应得的“薪俸公费之外,不纳分文额外收入”。结果,他到任后,“未换旧人,而前弊俱去”。
按规定,滨江关道负有巡防吉林省西北一带地方,兼管哈尔滨等处商埠以及关税、刑名事务,下辖新城、双城、宾州、五常四府和滨江、榆树二厅及长寿、阿城二县。事务繁杂程度及施肇基当时的心情,可从他的早年回忆中察知。他说,“余在(滨江关道)任26个月……经办事务烦而且重,前任后任无一终局者”。(《施植之先生早年回忆录》)偏偏他自己又是“一出洋学生,对国内情形隔膜”,如何不辜负国家委命,使自己摆脱在任“无终局”的命运,曾几度困扰过施肇基。好在他毕竟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办过大大小小的政务。在滨江关道处理本埠民事时,他一改前任专横跋扈的作风,依靠道衙内毕祖光等属员,发挥他们“思虑周详,文笔圆到”的长处。由是关道政风为之一新。与此同时,施肇基集中精力以自己受过西方教育的优势,经常拜访各国驻哈尔滨的领事及中东路局,视察辖区的各处海关、商埠、处理错综复杂的涉外事务。他处理地方事务与外交的能力,很快征服了洋人。当时,“英国驻哈尔滨领事SIY尝告同僚云:此间交涉事项宜多迁就施道台,使其久于其任,施道台若离任,其规模办法必皆随之俱去。因其方法甚新,同时中国官吏不能行其法也。”(《施植之先生早年回忆录》)
洋人认识到施肇基执掌滨江关道的重要性,尽力维护他,这为施肇基处理涉外事宜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滨江关道最艰巨的工作是处理辖区内沙俄侵犯中国主权的事。施肇基上任不久,即奉命与东三省总督代表到沙俄中东铁路公司谈判,收回松花江的航行管理权。
松花江航行管理权问题,一直是清政府的棘手问题。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爆发“庚子事件”,俄军乘机占领东三省,同时借机攫取了松花江航行管理权。中国政府多次指责沙俄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都无效。1908年5月,施肇基到任后,对前任未能完成的这项任务,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分析。在第一次与中东铁路总办霍尔瓦特的谈判中,施肇基就援引国际法,明确提出了撤消俄国在哈尔滨成立的水利会,收回松花江航行管理权的主张。由于施肇基谈判有理有据,深得东三省总督的欣赏。后来,总督将谈判事宜全部委托施肇基。施肇基在第二轮谈判时(1908年10月),终于使沙俄低头,同意撤消俄国在哈尔滨成立的水利会。11月21日,施肇基代表中国政府接收了沙俄的水利会。在新的行船章程制订前,中国方面制订了《水利会暂行章程》,收回了松花江的航行管理权。接着,施肇基又于1909年6月为抵制俄船独占松花江航运的局面,他奏请获准宣布松花江对各国开放,并在哈尔滨、三姓、拉哈苏苏设立海关,开征关税。
从有关史料看,施肇基在滨江关道任上遇到的最麻烦的事,是与清廷外务部一起反对沙俄在中东铁路界内搞“自治”的阴谋。早在1902年,沙皇在俄罗斯全境推行城市自治。1905年俄财政大臣提议,将俄城市自治规则推广到中东铁路租界内,并成立了相应的“哈尔滨实施自治问题审议委员会”。其用心,是想以“自治”为名,分裂、吞并中国领土。1906年沙俄财政、外交、陆军大臣召开特别会议,讨论由俄国满洲军后方总司令伊万诺夫中将为首的“哈尔滨实施自治问题审议委员会”提出的所谓《哈尔滨自治草案》,并通过《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内建立民政处大纲》10条。这期间,清政府对此毫无反应。1907年8月,沙俄财政部顾问希鲍夫来到哈尔滨,在哈尔滨逗留近半年,紧锣密鼓策划哈尔滨“自治”,通过、颁布了《哈尔滨自治公议会章程》。中国也未采取对策,等到施肇基上任,沙俄策划的哈尔滨“自治”已进行两次预选,一次正式选举,产生了“公议会”、“公议会董事会”。董事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已开了五六次会,从中东铁路方面接受了商务、公园泵站、上下水、水塔、消防、教育、城市规划、医疗卫生、房地产税收等市政管理权,还颁布了《商业税收规则》、《城市建设规则》、《保持街道卫生规则》、《房地产税收规则》等条例。面对这种事实,清政府直到1909年3月,才派出外务部尚书兼会办大臣梁效彦会同施肇基,与俄使廓索维兹,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等就在中东铁路界内搞“自治”,设“公议会”的问题举行谈判。首次谈判,无果而终。施肇基又设计利用美英与日俄的矛盾,抵制沙俄的哈尔滨“公议会”,未能奏效。结果,只能在同年5月举行的又一次谈判中,迫使沙俄在签订《东省铁路界内公议会大纲》的文件里写明“承认中国主权”的条文,其它既成事实,都未能改变。
在这期间,施肇基还参与处理了“乌泰借款案”。施肇基的对策打破了沙俄觊觎东蒙的美梦。当时在哈尔滨的美国人RogerS/Greene(格林)曾耳闻目睹施肇基的政治作风和政绩,他后来对胡适说:
“那个时候(1908-1910)离日俄战争才不过几年,中国官吏能在北满洲建树起一点好成绩,为中国争回不少的权利,是不容易的事,是值得留下一点永久的记录的”。
施肇基于1910年底离开滨江关道,调任吉林洋务局总办,不久出任外务部左丞。清末,民国多次出使欧美,是中国1919年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一代著名外交家晚年回忆依然难忘滨江关道。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