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女子十二乐坊”唱响长沙弹词
弹词活化石传艺女弟子
本报讯 (记者 卿永锋
)半个月前,12个大学生“美眉”从未听说过“长沙弹词”,更不用说会表演。现在,她们成了这种几近失传的民间艺术的继承人,昨日她们还通过了个唱考试。 有“长沙弹词活化石”之称的彭延昆老人说:“孩子们像一张白纸,但她们学得非常努力,让我看到了希望。”
12名漂亮女生学唱弹词
在很多长沙人眼中,长沙弹词等于彭延昆,现实的确如此。由产生、兴盛到衰落,长沙弹词发展200多年后,只剩下70岁的彭延昆老先生还在坚守。“长沙弹词是地道的长沙文化,抛弃长沙弹词,就是抛弃长沙本土文化。”彭老先生说。近几年来,自幼失明的彭老先生为了抢救长沙弹词,和老伴一道四处奔走呼吁,花费了全部精力。
听到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想组建一支长沙弹词表演队,彭老一下来了精神。校方精挑细选了12名漂亮的女生拜彭老为师。上第一堂课,彭老的第一句话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孩子们确实争气,虽然大家没有任何曲艺基础,但都学得刻苦,进步很快。”昨日的个唱考试,彭老给每个人的评分都不低于85分。
一段弹词练了一个星期
12个女生只有一个长沙本地人,其他来自全省各地,甚至外省,全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唱长沙弹词需用长沙官话,这对刚到校时连长沙话都听不懂的女生们来说谈何容易。为了掌握长沙弹词的节奏,一段简单的“山在西来水在东,山水流来到处通,山水也有相逢会,人从何处不相逢”就练了一个星期。
长沙弹词多为一人自弹月琴说唱;后来也有了两人对唱:一人弹月琴伴唱,一人以渔鼓简板和小钹击节,旧时多为男腔。为了将女腔特点更加突出表现,自创长沙弹词“滥腔”的彭老为女生们设计了一套中国民族舞蹈。亦唱亦跳,平静的长沙弹词也开始讲究“与时俱进”。
原来这个东西也蛮有意思
“曲苑小天地,人间大舞台,丝弦小调迎宾客,相声小品乐开怀……湖湘辈有人才出,芙蓉曲韵百花盛开。”这是彭老为女孩们创作的曲目《芙蓉曲韵》。流行歌曲、街舞、蹦迪,对于这群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女大学生而言是标签性的爱好。“自从接触长沙弹词后,想不到,应该只有老人才喜欢的东西,原来也蛮有意思。”12个女生之一的刘琴说。下个月,12个女生将代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市校园曲戏之星大赛,12个漂亮的女生早为自己的组合想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长沙弹词女子十二乐坊”。“绝对震住在场观众。”女生们对自己付出的汗水很自信。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系主任覃业银介绍,旅游资源有很大部分是人文旅游资源,长沙弹词是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这些传统文化。选出12个女生拜彭老为师,只是第一步,系里还将引进更多的民间艺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相关链接 弹词简介
中国湖南曲种。流行于湘江、资水流域,源于道情,用方言说唱。也有称长沙弹词为道情的。清同治年间已经形成。初以鼓板唱道情,后来发展为一人弹月琴,一人以渔鼓简板和小钹击节,两人对唱。20世纪20年代中期,长沙艺人周寿云、舒三和等坐棚说书,50年代始称今名。早期唱词简单,以板式变化体为主,之后吸收了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成为板式变化体与曲牌联套体相结合的曲调形式,向有八板九腔、九板十三腔之称。传统曲目的短段称为小本,如《林英自叹》、《湘子仕图》、《宝钗记》等,长篇有《月唐传》、《七国志》、《水浒》、《杨家将演义》、《慈云走国》等,新编曲目有短篇《贺庆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东郭救狼》、《智闯鄱阳》和《郭亮》等。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