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野生猩猩身上发现最接近人类的艾滋病毒
艾滋,这种病毒在1959年第一次被发现,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它迅速肆虐全球。人们对艾滋病起源有各种说法,有说是从非洲青猴传来,有认为是小儿麻痹症疫苗导致,甚至曾有报道认为是从冷战超级大国的生物实验室中泄漏出来,而最多的科学研究还是围绕非洲的猩猩展开。最近在《科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项发现,科学家表示在野生猩猩身上发现了类似人类艾滋病HIV的一种病毒,这更证实了艾滋病毒起源于猩猩的说法。
猩猩艾滋病毒:人类艾滋病前身
这项发现简单说,就是科学家在喀麦隆南部丛林里,发现了在野生猩猩身上也存在SIV病毒,一种与艾滋病毒HIV最接近的病毒,而此前,科学家只在动物园猩猩身上发现SIV病毒。
人们常说的HIV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就是导致艾滋病(AIDS)症的病毒,HIV中的H是英文“人类”的缩写,而SIV病毒(猿猴免疫缺乏病毒)则普遍被认为是HIV病毒的前身,SIV中的S是英文“灵长类”的缩写。这两种病毒的联系是科学家一直以来怀疑艾滋病来自大猩猩的根据,但此前,人们的证据只局限于圈养的猩猩身上。
这次发现的猩猩艾滋病毒与人类HIV-1病毒中的O亚型非常接近,这也是科学界首次在大猩猩群中发现此类病毒。至今,科学界已经发现30多种非洲灵长类动物携带不同种类的猿类艾滋病病毒。
参加此项研究的佩特斯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在对从喀麦隆南部地区采集的数百份灵长类动物的粪便进行化验时,意外地在6份猩猩的粪便中发现了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的抗体。随后进行的基因分析发现,猩猩携带的艾滋病病毒与HIV-1病毒的O亚型非常接近。
在HIV-1病毒中,存在三种亚类型,分别是M型、N型和O型。最常见的是M亚型,后两种非常少见,至今只有12例N型病症在喀麦隆发现,科学家认为这两种都是由黑猩猩通过血液传染给人类的。而O型也同样少见,只部分存在于喀麦隆、加蓬和附近其他一些非洲国家,但在这次发现之前,科学家尚不清楚O亚型病毒的发源地。
这次的发现被刊登在11月中旬的《科学》杂志上,是今年5月同样刊登在《科学》杂志上的发现的继续。
追寻猩猩平安无事的秘密
此前的基因研究表示,猩猩艾滋病病毒可能在100万年前就已存在,其从相关猴子病毒的变体上传染到猩猩身上,研究者猜测直到1930年,中非地区的人们开始捕杀和猎食猩猩,因此遭到传染,这引发出来传播最广的世界性流行病毒HIV—1型号,而另一种艾滋病毒HIV-2则只局限于西非,科学家猜测是由于上世纪60年代人们吃猴子肉所致。
而对艾滋病毒来源更为关键的作用在于,猩猩虽然很多都带有猩猩艾滋病毒,但却没有像人类一样发生如此大规模的病变传播。
“我们最终想知道为何HIV病毒在人类中如此广泛流行,但在先期感染者猩猩身上却没有发病?”科考队伍的领导者,美国伯明翰大学的汉恩教授说。
艾滋病毒发现史:
图为艾滋病(HIV)病毒。
1.1959年,在现在的刚果共和国,一名成年男子在进行血浆测试时发现一种怪异病毒,但当时仍不知道艾滋病毒的存在。
2.1969年,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一名15岁非洲籍美国少年突然病死,其体内组织发现了HIV病毒。
3.1976年,一名挪威水手病死,发现其体内HIV病毒。
4.1981年,美国洛杉矶的五名同性恋身上发现了艾滋病毒,这意味着人们正式发现艾滋病毒的大规模传播。
5.1983年,法国科学家蒙塔尼尔从同性恋卡氏肺囊虫感染者的血浆里分离出了一种新的病毒,成为最早发现病原体的科学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