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毛狗因绒毛呈金黄色、状似小狗平卧而得名,可做工艺品,也可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利尿通淋等功用。水蕨,目前在深圳只见于龙岗南澳镇半天云一小池塘内。
白桂木,我国罕见的名贵树种,属国家级濒危植物,果可生食或调味,根可入药,活血通络,木材可制作家具。
专家称至少有2500种,《深圳植物志》正在编写,第一卷有望明年出版
深圳的野生植物到底有多少种?具体数据可能要等到2008年才能揭晓。不过,目前有专家肯定地表示至少有2500种。昨日(20日),记者从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获悉,深圳市内外40多名植物专家正在编写深圳首部《深圳植物志》,第一卷有望明年出版,随后三卷估计2008年才能出版。另外,部分专家首次通过本报披露了部分调查结果。
热带植物深圳基本都有
几乎走遍了深圳各大山川的张寿洲是华南农业大学的博士,参与了《深圳植物志》的野外考察和编写工作。张寿洲表示,初步野外考察发现,深圳目前拥有植物资源2500多种(含部分归化种类)。
“但这并不表示深圳仅有这么多种,要得出一个准确数据不太可能,只能说植物志收录了多少植物种类。”张寿洲说,最终的数据要等《深圳植物志》全部出来后才知道。
考察过程中,发现了不少新植物种类。每发现一种,张寿洲和同事都非常兴奋。据张寿洲介绍,深圳的植被相对丰富,一个这么小面积的城市,热带地区的植物基本都能找到。据另一名编写者李沛琼说,野生仙湖苏铁、桫椤和粤紫萁等,都是张寿洲等最近发现的,这些植物多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张寿洲表示,除大苞白山茶、土沉香等国家级保护植物外,在深圳还有属于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但未列入此次考察的物种,如水蕨、穗花杉、粘木、白桂木、珊瑚菜和野荔枝。此外,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合编的《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图谱》,深圳还有一个省级保护物种是乌檀。
张寿洲透露,调查发现,深圳有国家保护植物363种,列入国际贸易公约的有苏铁类223种、仙人掌类400种、芦荟类140种。另外,有些颇具经济价值或科研价值的种类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之列,如福建莲座蕨、罗汉松和香港木兰等10多种,建议有关部门制订野生植物保护名单,尽快把这些种类保护起来。
开先河划定生态控制线
在考察过程中,有惊喜也有悲哀。张寿洲等发现,很多保护植物破坏严重,多数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龙岗区坝光坪埔社区河背坑的刺桫椤,植株长势很好,但被毁坏得也很严重。
此外,今年3月,仙湖苏铁拯救野生局群小组调查了南山区塘朗山仙湖苏铁保存基地,发现苏铁茎腐病发生较严重。据当时的统计,该基地有610株仙湖苏铁:无感病的195株(占调查总数的32%),感病的307株(占调查总数的50%),已死亡的108株(占调查总数的18%)。感病和死亡的占到68%,较2004年移来时的数量,目前已死亡近700株。
张寿洲感慨说,所幸深圳政府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这对挽救和保护一些珍稀植物物种很有意义。去年,深圳市政府还制定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对生态控制线的控制范围、划定程序、调整程序和土地利用建设活动的管理控制要求等予以明确规定,并从当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样,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城市,生态用地面积可达到108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用地的50%以上。
为编《植物志》准备了十几年
据悉,《深圳植物志》将是深圳第一部全面对深圳野生植物考察和统计的资料。此前,考察多是针对某座山的野生植物,至今还没有考察全市植物的系统性资料。《植物志》将成为深圳植物资源的重要信息库,对深圳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张寿洲说,为了这本《植物志》,深圳准备了十几年时间。从1989年起,仙湖植物园的专家就开始收集植物标本。到2005年的16年内,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野外考察,采集植物标本20000多份,为编写《深圳植物志》奠定了基础。李沛琼教授也透露,仙湖植物园现有标本5万余份。
按照计划,《深圳植物志》力图囊括深圳所有的高等植物资源,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第一卷明年出版,其余三卷后年出版。负责编写工作的张力博士表示,此次参与编写工作的,包括深圳的12位专家和市外31位专家。
链接
《植物志》孕育记
第一阶段(1989-1992年):李沛琼教授和王定跃博士等四人对梧桐山、笔架山、莲花山、内伶仃岛等地进行了4年的考察和采集;
第二阶段(1995-1997年):仙湖植物园李勇博士等3人和梧桐山风景区、中科院植物所组织专家共20多人对梧桐山进行了连续3年的考察和采集;
第三阶段(1999年-2003年):仙湖植物园张寿洲博士等4人在考察深圳市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的同时,对龙岗区笔架山、排牙山、七娘山、宝安区凤凰山、吊神山、羊台山、南山区大小南山塘朗山以及梧桐山等的植物资源进行了考察和采集。
第四阶段:2004年底计划编写《深圳植物志》,2005年大规模野外采集样本等等,明后年将出版《深圳植物志》一至四卷。(记者 刘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