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私塾换房子摸情况为孩子上学家长们煞费苦心
新社区孩子上学问题调查
11月9日,本版刊登了《为孩子上学,亦庄刮起“回迁风”》,报道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反响。随着北京大型社区的建设,因孩子上学引发的种种问题也在日益凸显。为此,记者在新兴社区相对集中的天通苑、回龙观,通州和亦庄进行了不完全调查,调查发现,在这些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可谓是“煞费苦心”。
城北天通苑回龙观
为上学大房换小屋
原本居住在回龙观的丁先生为女儿上学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用回龙观的大房子换了人民大学附近一套5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 “当初买回龙观的房子时还没有孩子,更没考虑到孩子上学的问题。”丁先生说,其实回龙观周围也不是没有学校,但是没有什么有名的学校,而且孩子去城里上学也不方便,所以最终还是觉得卖房搬回城里住小房最干脆。
想方设法向海淀靠拢
新康园社区的唐先生是小区业委会的工作人员,他说小区有个“怪现象”:每年七八月份都会有很多学生家长跑到小区里来询问“是否还有房卖”,“有时候一上午就能遇到七八个,大都是天通苑附近社区和回龙观社区的居民”。唐先生解释说,虽然新康园社区在行政划分上属于昌平区,但是小区在教育方面是和海淀区育新小区共享海淀的教育资源,所以不少回龙观的家长们为了孩子能够上个好学校,纷纷跑到小区打听房源,以便向海淀的教育资源靠拢。
家长们筹资自建私塾
而在回龙观社区,更有几名家长在家开起了“新现代私塾”,自行解决儿女的教育问题。这家“日日新学堂”于今年9月18日正式开堂,实行家长共同出资、学生自定公约、家长和老师定期交流课程设置和计划的教学模式。组织者无将大车(网名)说,成立学堂的初衷就是源于很多家长议论周围没有很好的学校,所以几名有“需求和精力”的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具有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便想到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对孩子进行教育。而在费用上,无将大车表示,学习、生活费用平均下来每个孩子一个月的费用大约在2000元左右。
城南亦庄
4种方式各有利弊
大赵(网名)是亦庄金地格林小镇的居民,虽说他的孩子还小,不过他现在就已经在为孩子上学寻找最好的出路了。在大赵的调查下,亦庄的家长们在解决孩子上学问题上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像格林屋主(网名)一样,居住在亦庄,孩子在实验学校就近上学;第二类是像千金(网名)一样,居住在亦庄,把孩子送到中关村寄宿;第三类则是大赵的隔壁邻居,目前居住在小镇,但是已经买了市里房子,打算明年回城就近入学的;而像丁妈(网名)那样,居住在亦庄,每天辛辛苦苦接送孩子到市里上学的家长则被大赵划归为第四类。
不过这四种方案的优劣在大赵看来也非常的明显:屋主那样,虽然孩子大人都不受罪,但是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却差强人意;千金那样,虽然大人不受罪,教育状况也不错,但是孩子却备受思家之苦;像隔壁邻居那样,也是无奈之举,虽然教育状况不错,但居住质量却明显下降了;而丁妈和孩子呢,虽然教育状况不错,也保留了好的居住条件,但是大人孩子却都非常的辛苦。
家长商议参与办校
为此,大赵和其他的邻居家长们没少思考“几全其美”的法子。最近家长们就聚集在一起商量,打算明年开始,由格林小镇、一栋洋房、狮城百丽、郁金香舍等周边社区适龄的孩子家长一起,利用实验小学或中芯国际小学现有的教学场地、设施等资源,单独组织一个班,由家长们一起聘用好的师资,并且建立一个家长委员会,对教学内容、理念、方法做适当的参与和管理,而目的就是:避免大人和孩子的舟车劳顿、保证相对较好的教学质量、尝试更好的教育理念。虽然目前这个想法还仅仅是个雏形,但是已经有不少家长表示支持和赞同,而且家长们表示,不能只凭一腔热情,要真正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做点实事儿,可谓是用心良苦。
城东通州
置业看中名校分校
而在通州区,不少家长则把“名校分校”当成了置业的首要考虑因素。武夷花园的金先生就告诉记者,其实当初来通州看楼盘的时候,自己并不是最看好这里,但最终“北京二中分校”让他还是放弃了原本最中意的楼盘:“为了避免孩子将来上学麻烦,还是‘一步到位’为妙。”其实像金先生这样心理的购房者还不在少数,北京二中分校、育才分校、史家小学分校这些落户通州的名校分校都成了不少家长“觊觎”的目标。
新闻附件
北京市教委在“十一五”规划中公布,目前北京市已经有12所“名校”在远郊区县建立了分校,未来5年,北京市还将选择城市中心区的20所“名校”,在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昌平、大兴、通州等远郊区县及新建的大型居住区、新城等地区建立分校,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教育公平。
本报社区信息员亦庄亦谐提供线索 姜晶晶采访报道 (责任编辑:车东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