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和她的对日索赔路
“有时我真的感到累了,在日本本土进行诉讼,这对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来说,是件多么困难的事。”11月20日,在湖南常德参加日本细菌战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王选女士,刚送走日本朋友,就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采访。
日本认账就是最大胜利
潇湘晨报记者(以下简称记):20日的研讨会中透露出一个信息,中国细菌战受害者民间诉讼案现在已经按司法程序到了日本最高法院。你对目前正在进行的终审判决前景怎么看?它的意义在哪?
王选(以下简称王):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很不理性的看法,以为一场官司下来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就目前来看,中国细菌战诉讼是一场时间跨度空前大的国际大诉讼,它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缜密复杂的事情,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陈述严谨的法理,提交翔实的证据。
我们对诉讼意义的认识也有偏差,有人认为官司一旦输了,要求道歉、赔偿的请求被驳回了,就认为官司没有意义了,这是一种低层次的认识。实际上,我们在诉讼的过程中,不管是一审还是二审,法院都认定了日本进行细菌战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事实,这是最大的一种胜利。
记:中国对日索赔有很多起官司,也有一些官司获得了胜诉,这又是为什么?
王:有些官司在一审就胜诉了,如2003年9月就有一起在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全面胜诉,2003年7月在广岛高等法院也有一起胜诉,但问题是被告不服判决又上诉了。
日本法院有很强的司法独立权,判决不同,与审判法官对法律的理解不同也有一定关系。但是任何国家的司法都有可能受到来自政府的影响,在日本,越是高等级法院,其作出的审判受到政府的影响就越大。目前日本政府的右翼势力很大,所以我们的官司胜诉的几率也就很小。但不管怎么说,日本所有的法院判决,全部都是对受害者的受害历史事实去认定的,而且认定得非常到位。
民间力量很难承担重大诉讼
记:一旦这个诉讼失败,诉讼原告的团队是否会解散?
王:诉讼原告团是因诉讼而存在的,诉讼结束,诉讼原告团自然也就不会存在,这是一个理解上的问题。
记:如果真要把这个官司打到联合国去,其中的难度在何处?
王:实际上,我们早就提出过这个问题。2004年,我们向有关全国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后,他们提交议案,要求成立非政府民间组织。这样,我们向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申诉才有前提。
对受害者提出的受害情况,日本法院判决都承认了,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明他没有赖账。已经有基础了,事实也已经认定了,只是说,受害者有没有权利要求日本赔偿,日本要不要赔偿的问题。
记:我们的力量够吗?
王:实际上,亚洲各个受害的国家,没有几个到日本去打官司,有点鞭长莫及。我感觉像这样一个重大的对日索赔事件,让一些民间力量,让普通的老百姓去进行,很困难。
目前,诉讼的主体是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呈现出“老人诉讼”的特征。经过近10多年的诉讼,我们诉讼的主体和日本律师因为岁月的推移越发力不从心,急需援助。就诉讼的重大性来讲,这与我们的投入是极不相称,需要引进新生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持我们的日本和平人士,在人力、物力、精力上都大量消耗,但是现在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支持的人少了。还有一点必须清醒认识到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情,需要我们自身来解决,不能完全依靠日本和平力量长期支持我们。
记:你怎么看待目前日本政府对待二战的态度,与德国战后的态度相比,两者的差异在哪里?
王:大家谈到日本问题时,总是要提到德国“记忆·未来·责任”的和平基金模式,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日本国内的舆论普遍也倾向于此,并且对日本来讲这也是最经济的一个办法。
不过,这里面有个技术性问题,那就是这个和平基金到底要多大?没有一个具体确定的规模,日本方面就无法向日本国会提交议案,最终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另外,建立和平基金仅仅是解决了道义和历史上的责任,并没有解决法律上的责任。“德国模式”也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之所以要力争打赢这场官司,目的是要从法的意义上对这段历史作出定论,要通过法庭上的胜利,为促动两国政府间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个问题打下基础。
我要补充的一点是,政治上的解决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的官司就会胜诉。因为胜诉就意味着日本政府要承担法律责任,而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很难堪的。这要看日本政府是否有这样的胸襟。
这个日本老兵令我钦佩
记:在常德研讨会中,我看到你跟一个日本731部队老兵筱冢良雄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你又是怎么看待这样一位对中国人民充满忏悔的日本人?
王:筱冢良雄作为一个日本老兵,能够有这样的勇气,令我十分敬佩。他对日本细菌战忏悔了那么多年,实际上他也是战争的工具和受害者,他与我们不同的是,他要揭露自己的短处,这就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气。
他每次来中国,我都会很好地照顾他,我也很同情他,他的一生很悲凉。我们在揭露日本对中国罪行的过程中,就需要像他这样有良心的人讲出来,他是用实际行动在表达。
与日本政府目前的态度相比,我们宁愿要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样对日本有好处,对中日友好也有好处。
记者刘俊 张平平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