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彬/报道
“我们要感谢参与这个心愿之旅的每一位好心人,让这个美丽如童话般的故事真实地发生;我们还应该感谢小欣月,因为是她淳朴的心愿,点亮了人们心底最纯粹的爱。
”11月11日,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文汇报》、《新闻晚报》、东方网等联合举办的“真情·和谐2006年度人物评选”中,“以城市晚报为代表的为欣月圆梦的2000长春市民”(组委会评语)成为候选人。
此外,本报曾报道过的我省支边从教半生的冯志远和松花江畔义务护鸟的下岗工人任建国也成为此次活动的候选人。
“他们不是明星,却用爱演绎精彩人生;他们不是英雄,却用心照亮他人生命……”打开“真情·和谐2006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网站,上面每一句话语都让人感觉很真切。
1.
冯志远,吉林省双阳人;1958年响应国家支边号召到宁夏任教;1984年双目失明,学生牵着他的手站了5年讲台;退休的10年,他义务为学生辅导功课;2000年病重回长。冯志远从教47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待了42年,他一生教过1万多名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倾心教育,先后获得2005年度“感动宁夏”、“感动吉林”十大人物称号。
冯志远1930年出生在长春市双阳县(今双阳区)新安镇一个普通家庭,家中共有5个孩子,他排行老四。他自小嗜书如命。这个看似健康的男孩在15岁时,就被确诊患上了眼部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从此冯志远的视力就成了困扰他一生的问题。
1949年,冯志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3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上海。次年,国家支援边疆教育事业的号召下来,就是这一纸号召,改变了冯志远的命运。满怀一腔豪情支援边疆教育的冯志远匆匆踏上了西行的火车,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鸣沙中学。作为鸣沙中学(现中宁二中)教师队伍中不多的大学毕业生之一,冯志远一口气教授了语文、历史、地理、俄语四门课,后来调到关帝中学。
直到2000年妹妹把他接回长春,冯志远在偏远的关帝中学生活了42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冯志远的眼睛已经“不济”了,他开始借助放大镜给学生批改作文。1984年的一天,正在课堂上讲课的冯志远眼前突然变得漆黑一片,他平静地接受了双眼永远失明的现实。“他不再教语文,只教历史。那几年,每到上课时,他的学生会飞奔到冯志远的宿舍,把老师搀扶到课堂上。每次都一样,人还没进教室的门,那声“老师好”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响起来了。下课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扶他到食堂,把自己碗里的菜夹到老师碗里,常常是十几双筷子同时伸出去,放在冯志远的嘴边,等着老师吃完再送上下一口菜。冯志远把枯燥的文字编成了评书,历史课变得异乎寻常的鲜活。
这个固执而又深情的老头,愣是坚持着做了5年盲人教师,直到60岁退休。然而退休后的他,仍住在学校,只要是学生需要,他就义务为孩子们辅导。事实上教书一直持续到他身患脑血栓的那一天。(中国吉林网-城市晚报)[责任编辑:牛鑫]1
08:18:00 东北新闻网
2.
这是一个城市为一个患了绝症的小市民编织的“真实的谎言”——长春市2000人模拟天安门升旗仪式为失明女孩圆梦。
2005年10月23日,吉林省九台市卢家小学,活蹦乱跳的小欣月在编排舞蹈时突然摔倒在操场上……医院的诊断给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判了“死刑”:髓母细胞瘤,脑瘤中最严重的一种,绝症!小欣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脑部已经积水,头部变大,接着是双目失明。医生告诉孩子的父亲朱德春,孩子要做什么尽量满足她吧。
小欣月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在操场上升旗。她经常向父亲提起有一天要去趟北京,看看天安门上飘起的五星红旗……
城市晚报报道了小欣月的境况和她的心愿,一位公司经理表示愿意出资让小欣月去北京。然而,医生却告诉朱德春,小欣月目前的情况不是很好,如果去北京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医生的话让朱德春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之中,一夜没有合眼的他,想出了一个看似荒唐的主意:“带孩子在长春坐车转一圈,到时候找一个能升国旗、奏国歌的地方,告诉她那里就是北京天安门……”
城市晚报为此开通了专门的热线。朱德春的想法得到诸多市民一致响应。时间定在3月22日,升旗地点临时选定在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一路上,司机不时地拿起对讲机和其他车队队员通话。队员们按照事先的安排回答说:“到沈阳了”、“到北戴河了”。小欣月也不停地问:“这是沈阳啊,那是不是快到北京了?”大家赶紧应和:“是啊,就快到了!”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疏漏把小欣月从美好的梦境拉回到现实。
13时30分,升旗仪式正式开始。仪仗队的正步声响起来了,随后,庄严的国歌在全场高昂地奏响。小欣月大声地对爸爸说:“爸,我真到北京了,天安门!”
看到小欣月幸福的笑脸,许多人眼里涌出了泪水。
22日晚上,小欣月住进了由共青团长春市委安排的市委党校招待所。23日清晨,众人护送着小欣月踏上了“返回”长春的旅程,22日上午的情景又被大家小心翼翼地重复着……(中国吉林网-城市晚报)[责任编辑:牛鑫]
2
08:18:00 东北新闻网
3.
9月8日一早,任建国便走出护鸟小屋,来到松花江边,划一只破旧的小船到江中一个小岛,察看栖息的水鸟是否平安,然后回到岸边,将鸟食均匀地撒在江岸边的水泥台阶上,并用独特的节奏吹响哨子,召唤水鸟来进早餐。为了这样一种人与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交融的生活,他已经无私奉献了10年。
1995年,任建国从吉林市钢厂下岗了。迫于生计,他买了条小船在江上做游船生意。“如果不接连发生让人揪心的事,我的生意可能还会做下去。可是,从那以后我就觉得必须换个做法了。”如今说起,他的嘴角仍然微微抖动。
1997年初夏的一天,他来到江边,眼前的一幕令他的心一下揪紧了:江中好不容易来了两只野鸭子,两个年轻人看到后,不知用什么损招捕捉到手,并毫不犹豫就给扭断脖子,塞进塑料编织袋,乐颠颠儿地骑自行车离开。时隔不久,另一幕险恶的情景更让他吃惊:几只野鸭叫声凄厉、四散惊飞。一名男子扑向野鸭惊飞的地方,一只只被扭断脖子的野鸭被扔进大挎包,随后,男子骑摩托车一溜烟跑了。经过几次这样的刺痛,他再也无法安心做悠闲的游船生意了。从此,一个被人们称为“傻子”和“怪人”的护鸟人出现在吉林市段的松花江畔上。
10年间,他护鸟如命。为了护鸟,他舍不得多花一分钱,每天只吃两顿饭,每顿一元钱的包子,一吃就是两年;为了护鸟,他住在江边的小铁棚里,忍受着夏天的酷暑,严冬的寒冷,一住就是4年。
如今,爱鸟护鸟的人越来越多了,任建国的行动逐渐得到社会承认和理解,水鸟也逐年多起来了。人们开始说:“这多亏老任多年无私的保护啊。”吉林市已逐渐形成了爱鸟护鸟的风气。与此同时,任建国也赢得了江城人的尊重,被誉为“江城护鸟第一人”,被吉林市林业局评为“护鸟模范”,奖励500元;被省里评为“生态建设先进个人”,奖励1000元;今年又被吉林市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评为“感动江城十大人物”。昨日,任建国又开始为越冬水禽征集冬粮。(中国吉林网-城市晚报)[责任编辑:牛鑫]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