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坊街上秀丝帛
120套丝绸服装,100多名模特,60分钟的演出,把传统文化和时尚元素合而为一。“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河坊街上的时尚秀把这华丽而悠闲的杭州景致凸现出来。
撰稿/钱亦蕉(记者)
吴山之麓,西湖之滨。 在这青石成径、白墙黛瓦的河坊街,熙熙攘攘的夜市当中,一场以丝绸的名义策划的服装秀上演了。
这场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担任总设计的大型时装展演是“东方丝国”的第二回,名曰《天下河坊》,是5年前“东方丝国”在杭州西泠桥第一回演出的一个延续。依然属于中华民族的丝绸,眼下更多了一份市井人家的烟火气。
河坊街上的时尚
著名的杭州清河坊,兴于宋盛于清,街区现存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小巷石径,黛瓦窗格,无不透着古朴。晚上,清一色的灯笼取代路灯,暖暖地照着来往的客人。现在,这里已成了聚集老字号商铺、各种民间手艺和杭州传统小吃的历史文化街区,好似“庙会”。
在一块树立着的大木牌“清河坊”下,T台已经搭好。据这台展演的服装设计吴海燕介绍,这台漂亮的布景搭在河坊街破乱的停车场上,她希望把时尚带进这个代表历史和怀旧的地方。“时尚,是这个城市缺乏的元素”,吴海燕说,“我希望服装能让杭州亮起来。杭州是中国丝绸文化的代表地域,这次服装秀的120套服装全部用杭州当地的丝绸做材料,所有的工艺也是当地的,很多面料都是专门定制——针织、刺绣、彩绘,从机器设备到材质到设计都是原创的。”
整个策划做了一年半时间,服装秀分“河坊渊源”、“河坊唱晚”、“河坊山水”、“河坊启明”四个章节。演出开始,白幕上投映了一段视频,是丝绸元素和河坊元素的结合。小桥、窗格、亭台、纸伞、鸟笼、彩蝶、繁花、中国结……一个个意象交织展现了杭州的闲适精髓。第一组刺绣的黑白系列服装亮相了,紧接着是彩喷系列,配乐是苏州评弹。除了服装的婀娜飘逸,模特的妆饰也令人惊艳,化妆突出眼部,双眼位置横扫一抹眼影(蓝色或红色);发饰更奇特,要么是把河坊街特有的窗格式样装饰在发端,要么就是头顶一个鸟笼型发饰……据说发型化妆都是由著名化妆设计师毛戈平设计的。吴海燕解释说,突出鸟笼这个意象,一方面是为了表达杭州的休闲取向,另一方面鸟笼里并没有鸟,表示时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随后,带给观众的是黑白灰三色的手绘系列,白墙黑瓦、市井街头,丝绸的水墨勾勒,描绘了人与环境的自然和谐。随风飘舞的黑白灰过后,是花鸟图案的织锦缎,配乐也转为古典丝竹,隐隐还传来鸟鸣声,营造出青山秀水、鸟语花香的意境。
随着“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吟诵,舞台背景转换,搭建的大型山水真的好像初晓启明、彩云缭绕的感觉。这时出现的是印染系列,无论黑白彩色都代表着西湖元素——藕色服装印有莲花图案,好比出水芙蓉;金色服装缀满荷叶边,好比荷叶;还有黑、黄、蓝各色缀满圆形“鳞片”的服装,好比金鱼;更有白色“珍珠”和土色“蚌壳”。
120套服装,100多名模特,60分钟的演出,把传统文化和时尚元素合而为一。“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河坊街上的时尚秀把这华丽而悠闲的杭州景致凸现出来。
吴海燕的丝国
这场用丝绸演绎吴越文化的服装展示,再次把服装设计师吴海燕推到了台前。对丝绸,吴海燕已执著了20年。她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可以追溯到她的学生时代,一直以来她都有意识地“积累”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而生长在杭州这个钟灵毓秀之地,丝绸成了必然的选择。“无论亚洲、欧洲,许多设计大师对丝绸面料情有独钟,而在出产丝绸的中国,却把丝绸做成了地摊货,根本没有把自己国家的资源利用起来。而且,中国的设计师往往喜欢使用国外的面料,而我,要用丝绸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表现出来。”吴海燕说。
“我想做的是民间传统和国际时尚的融合,形成一种中国自己的时装风格。前段时间我带了几套这样的设计去德国,我们每出来一套,台下都齐声鼓掌叫好。那么多年的美术之旅,我发现,完全玩意大利的东西我们玩不过人家;他们看中你的也不是模仿他们那一套东西,只有把中国的元素与他们的时尚语言相接触,形成我们自己的风格,才有意义。”20年来,吴海燕一直在努力的就是这样一项工作。
吴海燕告诉记者,《天下河坊》中的服装大多是专门为走秀设计的,但也有一些是成衣,以后可以进入市场的。不过,“在T台上,成衣打动不了人的,必须造型夸张,才能体现那种符号、那种文化。这才能启发创造力。”
在北京,吴海燕成立了一个纺织设计公司,叫做“WHY DESIGN”,里面有6个工作室,分别为服装工作室、家纺工作室、形象设计工作室、展示策划工作室、流行趋势工作室和纹样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吴海燕把服装设计从舞台带到了生活中。同时连接在一起的还有服装教育,有感于中国服装教育的薄弱,吴海燕没有放弃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教育工作,目前她担任中国美院染织服装系主任。
“我想以设计为中心,设计教育、设计产业、设计品牌,都围绕设计这个中心延伸,环环相扣。”吴海燕说,“我担任染织服装系主任以后,把教学链梳理了一遍,花了4年时间来完善课程的结构。很多经验都来自我多年工作室的实践。同时,我也把我教学中一些逻辑系统的心得带到我的设计工作室中。”因为设计是一个重实践的门类,所以吴海燕建议学生要到各种生产工厂实习,她的工作室也成了她的学生们的一个实践基地,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了一起。
经过这么多年在创意、教育、生产等方面的努力,吴海燕的丝国已经打造起来。“东方丝国”的服装秀是她多年成就的展示,也是对丝绸之乡的回报。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