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疾病须知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经由血液、精液及唾液等体液传染而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大部分人在感染HBV后都能度过急性感染期,至于是否会发展成慢性感染,也就是感染超过半年以上,则要视许多因素而定,包括患者感染时的年龄:新生儿90%以上、儿童约50%、成人则少于5%而成为慢性感染者。 1/3~1/4的慢性感染者预期将发生进展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在我国有多普遍?
我国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9.75%,约1.2亿人,慢性乙型肝炎现症患者约3000万人,平均每年约27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终末期肝病和肝癌。
乙型肝炎是怎样传染的?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1)母婴传播:患乙肝的母亲可通过宫内、分娩、产后密切接触等方式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2)血液传播:包括不安全输血或血液制品,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或其它锐器等。(3)性传播:成年人中无保护的性行为是HBV传播的常见原因。(4)密切接触:乙肝患者与家庭成员的经常性接触、皮肤粘膜破损接触血液、唾液或许是可能的传播方式。
乙型肝炎是怎样发病的?
乙肝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繁殖),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机体在清除病毒的同时连同病毒所寄生的肝细胞也发生免疫性损伤,从而导致肝炎的发生。
乙肝病毒是什么样的?
乙肝病毒是一种直径42nm的小病毒,病毒颗粒由外膜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外膜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其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中心部分为病毒的核心,其中包括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内核中心含有病毒基因(DNA)和DNA多聚酶,这些均是病毒复制的主体且具传染性。上述三种抗原进入人体后将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并产生相应的三种抗体即抗-HBs、抗-HBc、抗-HBe,这些抗原抗体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志,但由于用一般的方法在血清中很难检测到HBcAg,故仅检测到其余的五项,俗称“两对半”或乙肝五项。
乙肝病毒是怎样复制的?
在医学上病毒的繁殖被称之为“复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是在肝细胞内完成的,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在细胞内利用肝细胞的能量将病毒的各个部件分别进行复制,然后再进行组装,就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复制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病毒外壳HBsAg,其颗粒高达1013/ml,这就是为什么HBsAg不易阴转的原因。
什么是乙肝病毒变异?
通常把乙肝病毒株分为野生株和变异株,变异株是在慢性感染过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自然发生的,也可于应用药物或接种疫苗后。变异可发生在HBV基因组的不同部位,如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发生在前C/C区的基因变异;长期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拉米夫定可发生P区的YMDD变异;病毒为逃避免疫压力或乙肝疫苗而发生前S/S区变异。乙肝病毒变异后可造成抗原合成缺失(HBeAg或HBsAg阴性)、病毒持续复制、免疫逃逸等,临床可致慢性持续性感染,病变经久活动,肝细胞损伤加重,甚至引起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有哪些临床类型和表现?
乙型肝炎是机体和病毒两者攻防的过程,根据表现临床可形成4种类型:急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烧、小便深黄、肝脾肿大,肝区压痛,皮肤或巩膜黄染。但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有1/3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还可出现肝掌和蜘蛛痣。重型肝炎和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可见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
什么是急性乙型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是指近期突然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等消化道症状,并伴有全身乏力、肝区不适、肝肿大等体征,检测血清ALT升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抗HBc
IgM高滴度。急性乙肝根据黄疸的有无分为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肝炎一般可自愈,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患者与前者相比易转向慢性感染。
什么是黄疸,黄疸可见于哪些疾病?
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它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现象。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不超过17umol/L,当其超过34umol/L时,临床可出现黄疸。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和体征,多见于肝、胆系、胰腺及血液系统的某些疾病。
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超过半年,有或无相应的肝炎症状,伴有慢性肝病的体征,肝功能化验异常,转氨酶升高等。根据炎症活动度分为轻、中和重度,按纤维化程度分为0~4期。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分为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慢性HBV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炎活动指数(HAI)<4或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病变轻微。
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免疫耐受”。大多数人感染HBV能通过机体免疫系统及时清除病毒,而有些人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或呈低下状态,此时感染的HBV不能被自身免疫攻击细胞所识别清除,或虽然对其初步识别但不完全,却将病毒认为是本身固有的物质,造成免疫细胞和病毒共处的现象,从而形成“免疫耐受”。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传染性怎样?
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者称为大三阳(1-3-5阳性),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者称为小三阳(1-4-5阳性)。由于大三阳中HBeAg阳性且90%以上的大三阳患者HBV
DNA阳性,故传染性很强。小三阳中HBeAg阴性,有无传染性要看HBV DNA是否阳性。如果HBV
DNA阳性表明病毒有复制且具传染性,这与病毒发生变异有关;如果HBV DNA阴性则表明病毒无明显复制,传染性很小。
乙肝大三阳中HBeAg阴转是否预示疾病的好转?
临床把乙肝大三阳患者称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这类患者病毒复制活跃,病毒载量较高,常伴有明显的肝脏炎症坏死和转氨酶升高。以往我们认为,HBeAg阴转特别是出现抗HBe阳转,即血清转换,常预示HBV复制停止,肝病缓解,传染性降低,但随着HBV
DNA定量PCR技术的应用,发现部分患者HBeAg阴转,但HBV DNA检测仍然为阳性,肝脏有持续的炎症改变,这就是HBeAg阴性乙型肝炎。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是怎样形成的?
HBeAg阴性慢性乙肝主要与HBV基因前C/C区变异有关,导致HBeAg合成受阻,HBeAg不能产生,但病毒仍然保持复制,检测HBV
DNA为阳性。临床观察,HBV基因前C/C区变异后与肝病进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两种变异同时存在的情况下。
HBeAg阴性慢性乙肝有何特点?
(1)以男性为主,且年龄偏大,平均40岁。(2)ALT持续升高或反复异常,但水平一般不高。(3)病情趋于进展,无自发缓解迹象,易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4)抗病毒治疗停药易复发。
什么是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低而病死率极高的一型,其主要病理特点是急剧发生的大面积肝坏死。临床主要表现是急剧发展的重症黄疸,除肝炎症状极重外,还伴有出血、水肿及肝性脑病等肝功能衰竭表现。本病进展急剧、病情凶险复杂,治疗十分困难,病死率高达70%~90%。
(责任编辑:雨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