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29 东北新闻网 人总有一死,我绝不浪费……我走了,你们不要找我,不要买骨灰盒……”
老人已被找到 社会学家表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应得到更多关爱
本报讯“人总有一死,我绝不浪费……我走了,你们不要找我,不要买骨灰盒……”昨日上午,长春市民张女士发现73岁的老母亲写下遗书后离家出走,这可急坏了她和家人。 随后,张女士给本报打来了求助电话,当记者紧急前往,欲与张女士一起寻找老人时,好消息传来,张女士的母亲已被找到了。据了解,老人出走可能是因为身患多种疾病。
老母出走急坏家人
张女士说,父母单独生活在一起,儿女都有各自的家庭。昨天早上8时许,张女士的父亲发现老伴儿不见了踪影,并在家中发现了老伴儿留下的一张字条,内容大概是:“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走了,不要找我了,人总有一死,我绝不浪费,不要买骨灰盒,不要出讣告。”儿女得知消息后,都非常着急,互相通知后准备到各处寻找。
当记者见到张女士时,出人意料地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出走的老太找到了,并已回到家中。据了解,张女士的母亲非常好强,身体不是很好,多年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老人的出走,很可能是因为自身患病的原因。现在,儿女想回家跟母亲好好聊聊,是不是他们什么地方做得不够,需要检讨。
心理咨询师:
应多培养老年人的爱好
22日,本报报道了一六旬老太因自身患有心脏病,为了不拖累儿女而跳楼自杀的事情。昨日上午,张女士的母亲留下遗书离家出走。记者就此咨询了长春市译心心理咨询所的心理咨询师乔凤杰,她认为,老人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等行为跟他们的生活以及心理调节能力有关。老年体弱多病、孤独,尤其丧偶是致命因素,而且文化程度越高将要面对的心理问题越多。
乔医师说,老人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做出异常举动前都会有所表现:抑郁、常沉默寡言、生活懒散、流泪、烦躁、经常念叨活着没意思等,通常老人有这些变化都是很明显的,不细心的人也很容易发现。
家人一旦发现老人出现这些异常行为,应通过亲人朋友及早进行沟通,哪怕是唠叨对老人也是有帮助的;适当让老人力所能及地承担一些必要的社会及家庭责任和义务,让他们知道他们对家人、对社会都是很有价值的,让他们的价值还能得到体现,这是很重要的;保持老年人健康心理的同时,多培养他们的业余爱好,让他们的生活能够多一个支点,不是总待在家里。另外,社会更应该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为老人们提供必备的心理咨询。
社会学家:
对老年人的关注远远不够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黎韵女士指出,目前,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时代,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远远不够,从心理咨询来讲,人们更关心的是儿童的心理健康,往往忽略了老年人,其实老年人也是很脆弱的。所以在取得社会支持的同时,也要唤醒社会各界的爱心,关爱老年人。(中国吉林网-城市晚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