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东北新闻网
初冬时节,天气越来越冷,而张淑琴的心头却充满了融融暖意。作为通化市住在棚户区的一个普通居民,她几天前领到了政府棚改小区———“阳光新居”的新房钥匙,心情激动不已。 21日上午,记者来到通化市棚改小区“阳光新居”内的一幢居民楼内,在居民的带领下,记者进入张淑琴老人家。在新居内,老人正在和孙子做游戏。这个曾祖孙3代在低矮的平房里生活了40多年的老人,今天第一次拿到了楼房的钥匙,喜迁新居。
据了解,通化市汇丰大厦后侧棚户区,地处低洼地段,多数房屋面积小,破损程度严重,居民居住密集,生活环境恶劣。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该地段居民的居住环境,承担拆迁安置任务的通化市房产拆迁处首先举办了棚户区拆迁安置工作人员培训班,对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学习。
据通化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刚振涛介绍,截至目前,通化市棚户区改造已经完成拆迁面积85.9万平方米,拆迁户数13334户,开工建筑面积123.6万平方米,其中回迁楼建筑面积67.64万平方米。通化市提出用3年时间改造150万平方米棚户区,在全省率先打响了棚户区改造工程攻坚战。目前,通化市汇丰大厦后侧棚户区、二道江区文化路棚户区等18个地块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并交付使用。十中山上棚户区、二道江区富康花园棚户区等18个地块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年底竣工交付使用,总竣工建筑面积将达到47万平方米,全市将有7166户喜迁新居,回迁安置率达56%以上。
在通化市棚户区改造的“阳光新居”回迁楼内,记者采访到一户二楼居民李国峰,他告诉记者,由于回迁的居民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棚户区生活环境,在棚户区改造后才搬到小区生活,许多居民对小区的生活还不够适应,对一些小区的设施不够爱护,没有养成文明生活习惯,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棚户区改造后,加大精神文明的宣传,让居民适应小区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小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中国吉林网-城市晚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