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贷款少人喝彩。昨日,市劳动保障部门称:两年多前,我市允许大学毕业生贷款创业,至今仅有8名大学生成功借助此政策创业,贷款总金额不到30万元。
为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2004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重庆市再就业小额贷款实施办法》,特别增加了“允许大学生申请再就业贷款创业”的条款,并附加了办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今年3月20日,我市再次出台新政:登记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如果利用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财政据实全额补贴利息。
可系列优惠从未引发大学毕业生贷款创业的热潮。市劳保部门有关负责人无奈地说,从各区县目前反馈的情况看,大学生问得多,真正下叉的少之又少。
据说,这8名敢于吃螃蟹的大学生,没有一人遭遇失败。江津和永川各有一名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很久没找到工作,干脆各自贷了几万元,每人开个兽药专卖店,现在生意红火得很,比同学们上班的收入多了不少。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2002年9月到2005年底,全市向2万余名下岗工人发放贷款3.56亿元,目前已到期回收1.3亿元。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政府只贴息50%。
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我市正酝酿创业贷款“绿色通道”———贷款2万元以下,政府提供信用担保,不需要抵(质)押物,专家组评审后在申请书上加盖“绿色通道”字样,大学生凭申请便可到银行领出创业资金。分析三大原因放贷遇冷
大学毕业生为何冷对贷款创业优惠政策?市劳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一方面是当今大学生缺乏创业勇气,宁愿成为“啃老族”,也不愿创业。
第二,政策“门槛”拦住了不少大学生。申请创业贷款的程序为:向居委会提出申请—街道办初审—区县劳保部门审核—银行审批放贷,手续不复杂,时间也不长。关键很多大学生无法提供一定抵(质)押物或担保。
第三,大多数银行放贷不积极。目前,银行贷款利率浮动最高可达基准利率的2倍,而大学生创业贷款执行的是基准利率,金融机构对收益低的小额贷款“惜贷”或以种种理由不贷;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出台关于个人一套住房不能抵押的司法解释后,部分金融机构基本不办理只有一套住房的抵押贷款业务;大学生创业贷款的考核纳入一般性商业贷款考核,不实行单独考核,承贷金融机构压力大,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贷款的发放。案例贷款两万月挣四千
本报讯 前两年大学毕业的刘洪,是最早敢吃螃蟹的人———用2万元贷款创业,现在年收入已高达数万元。
刘洪来自区县,家庭条件不好,读大学靠的是助学贷款,原打算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回报父母,可求职处处碰壁,一次又一次失败。
无奈,刘洪想到了自己做生意。了解到政府可提供2万元的小额贷款、还款期两年,刘洪通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笔钱适合做水果生意。
贷款顺利拿到后,刘洪办理工商执照也得到优惠。他租了一个门面,年租金8000元,再添置一些必要的设施用具,花费总共1万元,剩下的1万元用作流动资金。
“店里只有我一人,白天守店面,晚上进货,虽然辛苦一点,但一月下来能挣近4000元。”刘洪满足地说:“这比打工强多了。”
目前,除了还清贷款,刘洪还按揭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首付就花了8万多。记者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