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的季节里,杭州交通捷报频传。年初启动的又一项我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全市乡道砂石路面改造工程,共计125个项目、总长510.57公里,投资2亿多元,截至11月20日,已基本完成。
2003年以来的短短四年中,全市农村先后实施了“乡村通达”、“县道硬化”、“乡道改造”三大交通工程,建设投资超过20个亿,建设范围、规模、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四年中,完成了300多公里县道、500多公里乡道的砂石路面改造和7000多公里的通村公路新建和改建,使杭州境内所有的县道、乡道,以及95%以上的通村公路告别了砂石路面,结束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全市农村98%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等级公路,山区、边远地区群众几代人的愿望成为现实。
公路通畅,农村兴旺。交通改善,为杭州400多万农民带来福音;交通先行,为杭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铺出了一条康庄道。在浙西“山核桃第一村”——临安岛石镇白坑村,由于公路通到了村口,今年200多万斤山核桃可增收100多万元,人均收入可达2万元。村里出现了10多辆私家车,60%的年轻人考了驾照。在建德三都镇,海拔七百米的上塘村第一次修通了公路,今年种植高山蔬菜扩大到200亩,村民人均年收入实现两年翻番;三都镇有壮劳动力16000人,常年在外务工约占一半,农村交通条件改善带动多种经营一片兴旺,已有3000多村民返乡从事多种经营。位于桐庐、临安、淳安三县市交界处的桐庐瑶溪村,森林覆盖率达84.5%,是省级野生猕猴自然保护区。公路修进村,引来了上海和杭州的客人。根据实际情况,村里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确定了“绿色瑶溪、生态富民”的发展思路,每户农家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沿路装起路灯,设立垃圾箱,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美化、亮化、洁化等顺利实施,村里还被评上省级卫生村。农村公路建设还直接带动了市民假日周末去近郊农村的休闲热,富阳、余杭、临安“农家乐”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今年3月,临安乡村“农家乐”已开始形成产业,18个旅游特色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10个山区特色旅游村初步建成,“农家乐”床位达到了7000张。
“十一五”期间,我市还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的建设力度。杭州农村“城乡连成网,村村路通畅”的理想,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杭州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一定会越迈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