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阳光,使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
近日,记者走进璧山县丁家镇莲花坝村成片的花木苗圃里,只见不少农民在绿色的香樟、小叶榕、楠木等树林中修建楼房。
“我的家就在这花木树丛中!”正在苗圃里忙碌的六村民组村民张珍吉用手朝前一指,“你看,那栋刚改造好的楼房就是我的家,已修建10年了,前几天才重新改造好,面积又增加了108平方米,现在总共有250平方米,厨房、卫生间都齐备。 ”
在这花木丛中,展现出一派农村面貌变化的新景象。
承包地被业主“瓜分”
莲花坝是一个大坝子,有2000多亩土地,放眼望出去,一片绿色。
“这些花木的业主有外来的,也有本村的,他们转包了当地村民的承包地。”村民委员会主任徐远才说,“10个业主就把2200亩地‘瓜分’去了。”
最大的业主是渝西园林公司,总共转包了900余亩地,全都种上了小叶榕、黄桷树等苗木。
徐远才说,这些苗圃赚不了多少钱,主要是靠业主们在外承建绿化工程赚钱。这些苗圃是业主们的苗木基地,他们在外承接了绿化工程后,再从自己的基地里按需取用。
目前,这里的花木产业已形成一条产业链条。
农民被产业分流
土地被业主们“瓜分”后,村里的农民又干啥呢?徐远才说,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跟着业主到外面的绿化工程工地或进企业打工去了,留下来的五六十岁的老人和妇女大多在业主的花木地里打工。
张珍吉一家的4亩承包地转包给渝西园林公司后,每年的转包费有2400元。与他住在一起的小儿子到外地一家企业做工,儿媳妇在镇上的一家厂里务工,小两口年收入有3万多元。他和妻子在渝西园林公司的花木基地里打工,年收入有1.3万元左右。
“以前我自己种这些地,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现在转包给业主了,收入增长了。”张珍吉说,“这条路子算是走对了。”
徐远才说,前不久村里统计了一下,全村的2000余劳动力,都分别在企业和苗圃地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过去的农民现在都变成了工人或花工。
“别墅”建在花木丛中
莲花坝上,花木丛中新建起来的一栋栋楼房,就像花园中的一栋栋“别墅”,清新的空气,芬芳的花香,这是城里人羡慕的。
村民陈明忠在他住的旧房前告诉记者,他正准备在旧宅基地上修建一栋290平方米的楼房。他的房前,是成片的苗圃,房后紧靠一座不高的山坡。
“修这栋新楼房要花7万多元。”陈明忠说,“这钱是从转包土地、妻子和父亲在苗圃里做工,以及我在镇上榄菊公司里打工攒起来的。”
据了解,在花木苗圃丛中,正在建的“别墅”有10多幢,这些“别墅”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的旧房拆除后,在原地基上建的。
“我们尊重村民的意愿,不搞集中修建。”丁家镇副镇长何孔其说,“村民们愿意住在这花木丛中,这既顺民意又少占用耕地的事,政府当然支持哟!”首席记者罗成友通讯员黎端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2006-11-24 0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