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黄金投资峰会”上,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侯惠民表示,随着市场的发展,黄金从商品属性向金融属性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黄金期货的推出已经“箭在弦上”。
实现“三个转变”发展目标
早在2004年9月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伦敦金银市场协会2004年全球贵金属年会”时,就明确提出了中国黄金市场发展需要的三个转变,即:实现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的转变;实现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的转变;以及实现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 这已经为国内黄金市场的发展和黄金交易所的工作指明方向。而随着黄金市场的不断发展,品种单一、投资渠道少的现状已经开始束缚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要黄金发挥其金融属性,完成由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的转变。
向金融属性转变刻不容缓
在本次峰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廖英敏表示,2001年,我国针对商品属性的黄金进行黄金流通体制改革,实现了黄金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化,建立了以集中交易的有形黄金市场为核心的分层次的市场体系规模。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有的金融环境已经对黄金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
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迫切要求黄金市场为黄金的金融属性提供服务,而我国居民收入提高和私有财产的增长需要发挥黄金的储存、保值功能;在社会资源的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要求黄金市场进一步发挥黄金的投资功能;而目前我国已经是位居世界前列的黄金生产和消费大国,如何提高我国黄金生产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这就要让中国因素在黄金市场发挥同样的重量级作用。
侯惠民指出,黄金期货、期权、掉期以及黄金融资券等产品的逐渐推出,将不仅为产金企业直接融资,以及为个人、机构投资者投资黄金创造机遇,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黄金的定价机制和价格发现功能。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副主任马弘在会议上指出,目前个人业务1千克的最低门槛稍显偏高,要完成商品交易向金融交易的转变,首先要降低居民投资黄金的门槛,达到活跃现货市场交易的目的。马弘认为,还要开发商品交易中场外、柜台交易市场居民投资的产品。同时要对黄金交易所现有会员结构作出调整,不仅要引进国内机构投资者,还要对外开放,吸引国外会员进场交易,尤其是各国央行的投资机构。除此之外,马弘还提出要注重配套法律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未来黄金的投资方式
廖英敏称,未来黄金投资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储存实物黄金,对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参与柜台现货黄金交易,赚取差价;参与黄金期货交易,从多空两个方向进行投资套利;各层次的市场和各种衍生品的交易。
在峰会间隙,针对上海黄金交易所何时推出黄金衍生品,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沈祥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黄金交易所从现货起步至今,目前在开发衍生品上面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衍生品的开发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我们现在在技术上、人才培训上做好准备,同时我们也在向监管部门申请申报。国际上通行的期货期权等其他衍生品都在研究中,但是哪个先推出还很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