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报告1:每年有22万册图书,可是只有8万册书有确切的身份说明。书的信息不仅不全而且不准,出版社打包发到各读书版编辑里的书讯,都带着强烈的目的和趋向性。
诊断报告2:书海茫茫,编辑不可能消化那么大的工作量,这样不可避免根据个人好恶,或者直接用网络上的书讯和出版社的推荐介绍,都会不小心上了当。
诊断报告3:很多书是“三无”产品,“无害、无益、无聊”。这些书披着包装的外衣,容易钻了读书版的空子。作者就是拿着原来版本上别人的翻译作对照,做点词句的偷换工作,“换汤不换药”。比如说,之前版本的翻译是“请勿吸烟”,可到了他那儿就改成“不要吸烟”。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假如编辑偷懒或者粗心,这些滥竽充数的书就钻了空子。
处方1
开方人:蔡震
成立读书版联谊会“拯救”好书
《扬子晚报》读书版主编蔡震认为不应该单方面接受排行榜和出版社的书讯信息。他成立一个读书版联谊会,这个联谊会不仅是各报图书版编辑,还有大学教授、图书收藏者、书商以及爱书的读者,相互之间可以通过成立网站或者博客来联系,如果出现一本信息不完整的书,或者有夸大、不符事实的情况,就可以互相告知,集体“封杀”它。这样一来就能杜绝掉不少垃圾书的信息。同时有了好书的发现,也可以在上面发布,这样可以把好书从“苍茫书海”中“拯救”出来,推荐给读者。
处方2
开方人:余静
多样栏目让读者“边看边说”
华商报读书版编辑余静提出应该在版面上与读者多交流,让读者参与其中。对于都市类的市民报来说,读书版就不能够太高端和学术化。首先需要“导购”功能,通过你展示的图书的信息给读者以指导和参考。其次是突出体验功能,强调版面与读者的互动,参照网络和电视的做法,实际上读者需要一种体验,于是华商报开办了个栏目是“读友荐书”,由读者自己来推荐好书。同时还开设了“边看边说”,读者在看报纸的连载作品后,通过短信的发送谈论自己的观点,对内容进行点评,这样参与的人就非常多。
另外华商报再跟出版社合作,评出“周冠军、月冠军”,给予一定的奖励。后来由于参与很火爆,就逐渐延伸到沙龙的形式,就某本书开个读者交流座谈会,在版面上也形成了一定的亮点。其实,适当地做一些互动就可以使阅读版面相对静态的状态能够活跃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