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永利实习生钟晓静)11月24日,西安气温骤降到3至6℃,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我省将迎来雨雪天气,为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确保雨雪充足,西安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昨天从9时至12时,从周至、户县、高陵、临潼4个作业点共发射了14枚碘化银火箭弹。 从2002年至今,西安共进行全市性人工增雨作业30余次,累计增加降水约3亿多吨,相当于一个半黑河水库的容量。
昨天清早,周至县一带下起了零星小雨,到8时许,云层由西向东逐渐增厚移动,按照西安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周至县马召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工作人员开始调试仪器,并着手准备发射火箭弹的工作。9时许,作业点负责人经请示、申请空域后迅速进入火箭弹发射前的最后检测,9时14分,2枚碘化银火箭弹随着“咚、咚”的爆裂声,扯着1米多长的火焰“尾巴”冲向空中。11时45分,该作业点又发射2枚火箭弹,14时,周至县城降水量达到0.3毫米。另外,户县蒋村作业点于10时许发射2枚火箭弹;高陵、临潼作业点分别于11时许和12时各发射4枚火箭弹。
据气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人工影响天气可以左右西安的空中水资源流向,充分开发利用这个空中巨型水库,将会极大地改善西安市的大气环境和缓解水资源的短缺状况。西安市空中水资源相对丰富,据估算,空中水资源储量约290多亿立方米,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西安地区自然降水(雨、雪)不超过空中水总量的30%,存在很大的降水潜力。如果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催化,改变降水云层大气物理、化学结构,可以增加降水20%—40%。
据了解,从2002年至今,西安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共进行全市性人工增雨(雪)作业30余次,累计增加降水约3亿多吨,相当于一个半黑河水库的容量。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有效地缓解旱情、增加地表水、地下水和水库蓄水、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及大气污染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