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市委书记张新实网上发帖批评部分干部陋习,因方式新颖引起全国关注。23日,该市再出新举——张新实以及宿迁市12个部门“一把手”的实名博客正式开通,据称,该市试图通过“领导博客”加强与百姓的沟通与交流。
笔者承认,官员集体开博,形式很是新颖,也许能部分达到“实现政府与百姓的交流”,但能否实现真正有效的“交流”,笔者却深表怀疑。
政府及官员与百姓的交流方式很多,前有明察暗访,现有市长信箱,方式多种多样,效果千差万别。如何能确保效果,不看形式怎样,而看操作如何。政府及官员,即使开辟众多的沟通交流方式,如果不加以妥善运用,如果不加以认真对待,其效果很可能为零。而政府及官员,即使只采取传统的与百姓交朋友的方式,走进百姓中去,与百姓“面对面”,也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官员开博,充其量只是沟通交流方式的一个补充。博客的主要功能一是发布,二是反馈。官员本人有什么想法,可以即时在博客上公布出来,然后再看反馈情况。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开通了政府网站,而且市长(县长)们还有市长(县长)信箱。这些网站有专人管理,应该说从发挥的可能效果看,远远超过官员博客。官员们,包括市委书记,完全可以在网站论坛公布自己的想法,然后即时看留言,即可知民意(部分民意)。网站论坛的影响力、互动性,远远超过博客。
“领导博客”,其沟通效果体现在即时众多的留言中。据悉,宿迁13个“领导博客”中,竟然有11个博客的文章数和留言数都为零,而且想在博客上留言,提交后显示为“您的留言已经被记录”,但是,在博客的公开页面上竟然看不到留言内容。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一种初步的技术设置。技术设置的背后是什么,是为保密,还是怕内容过激?既是真心沟通交流,又何必“犹抱琵琶半遮面”?
虽然说名为“领导博客”,其实很可能是秘书博客。据说张新实没有午休的习惯,中午和下班后喜欢写日志,再发上博客,将此当成一种快乐。中国人大多有午休的习惯,张新实只是一个特例,其它官员开博的时间如何保证?
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网上的留言能代表民意吗?能代表那些最基层甚至是农民的民意吗?
政府及官员要了解民意,要加强与百姓的沟通,就应该深入到百姓中去,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如“市长信箱”、“市长电话”。在当前很多地方“市长信箱”无人打理,“市长电话”无人接听的情况下,官员博客到底能起什么作用,我们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官员即使想要通过网络了解民(网友)意,看看各大网站的网友留言,即已明矣。笔者好好看了一下各大网站关于宿迁“领导博客”的网友留言,其反对怀疑声远远盖过赞同支持声,张新实及其下属官员们,也不妨去看一下。
新闻链接
江苏宿迁市委书记率12部门一把手正式开通博客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