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11月26日电(尹海明)正在此间参加“中国新农村建设: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国际研讨会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表示,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主线,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就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从而使广大农民公平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迟福林认为,当前中国正处在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随着农村公共需求的全面释放,义务教育、公共医疗、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现实和迫切的期盼。
他表示,目前,基本公共服务的严重缺失已成为影响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桎梏。他举例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7年左右,西部某些地区甚至不到4年。农村因病致贫的比例相当大,在西部一些地区高达60%~70%左右。从总体情况看,农村人口素质的现状是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直接相关的。
迟福林指出,今后5年左右的时间,政府应当着力解决好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救济制度等三件事情。
此外,迟福林表示,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严重缺失,城乡间公共服务的过大差距,重要的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公共服务因素在中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已高达30%~40%,不打破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难以实现。
他说,当前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焦点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在就业、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被漠视,由此并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2005年,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已达到1.26亿,未来几年,估计每年将新增农民工1千万左右。尽快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不仅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的制度结构,更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迟福林最后指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长期没有到位,也是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严重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