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乐的小贩
文/刘阿婧(山西人,曾在越南工作一年半)
老兵当导游
越南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自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政策以来,越南已经尝到了改革的甜头,经济增幅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而变化,也随处可见。
从越南南部的全国经济“领头军”胡志明市向西北约70公里,就来到了因越战而闻名的“古芝地道”。这是一片树影婆娑的丛林。30年前,古芝地道曾是越南与美军展开丛林游击战的越共地下总部所在地。今天,它已经成为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越战期间布下的重重机关成了这里最大的“卖点”。
我在古芝地道遇见过一位年过半百的导游。闲谈间得知,他曾是一名越战老兵,在战争结束以后自学英语,成了一名“国际”导游。当被问及对自身身份发生的改变有何感受时,这位导游略作沉思后回答:“战争已经过去,我们需要铭记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回头看。”
走上富裕路之后,越南百姓的消费观念随之也产生了变化,开始在各个领域“赶时髦”,比如,出现了所谓的“公寓消费一族”。居民们开始青睐设备齐全的公寓楼,要求厨房、卫生间、阳台应有尽有,结构及房间大小空间分配合理,能满足一对夫妻加一个孩子这种典型现代家庭的居住需求。
生活如咖啡
在生活方式上,越南人受法国影响较深,注重享受生活。工作了一天之后,当地百姓常端一杯咖啡,与家人或是三两好友相聚聊天,就可以消磨一个晚上。因越南盛产咖啡,就算在机场买一杯“二合一”咖啡,折合人民币也不到5元。在一般的街头咖啡店,花费1-3元人民币,就可以享受到一杯可口地道的越南咖啡。
问过当地人为什么喜欢咖啡,而且对不加奶的苦咖啡情有独钟,答曰:刚开始是苦的,品到最后时便自有其香。听后深有所触:一杯咖啡,对于越南百姓来讲,无论贫富都可以消费得起;而生活正如咖啡,平和看待人生苦乐,这正是越南百姓最为普遍的一种生活态度。
在享受咖啡之余,越南百姓还喜欢骑摩托车遛大街。因当地属亚热带气候,骑摩托车可以享受两耳生风的惬意,因此摩托车成了最受越南百姓欢迎的交通工具。但车多了,污染便也跟着少不了,于是又形成满大街驾车者面戴口罩的独特一景。
说到摩托,如果在越南首都河内到处走走,不难发现奔驰于街头的摩托车、汽车中,“中国制造”者为数不少。越南媒体曾有报道,经过几年前的中国廉价摩托车冲击后,越南机电市场将再次迎来中国廉价汽车的冲击。
目前越南有30多家企业获准进口汽车零配件组装生产汽车,而几乎所有进口的汽车零配件都来自中国。现有十多个品牌的中国汽车产品在越南汽车市场组装和销售,其价格比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同类车型便宜两成以上。
无鸡不过年
越南过春节习俗与中国有很多的类似之处,比如农历腊月廿三要送灶王爷上天,要燃放爆竹(这几年改为政府统一组织放烟花),喜欢贴对联和年画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越南人的对联很多甚至是用汉字写的。春节期间,越南南部中国城妈祖庙的香火比平日要更为旺盛。
除夕夜,人们都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上街采一根带着苞芽的树枝回家,名“采绿”。这是为了图个吉利,因为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已经改用买甘蔗回家代替“采绿”。
越南有“吃春”的说法,所以“吃”对于过春节来说绝对重要。除夕大餐中最为重头的,就是鸡肉。越南菜式中,鸡可以被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去年春节,由于禽流感闹得“正欢”,不少人只好对除夕大餐另做打算,少了些年味。
幸好,越南人还有“方粽”。“方粽”就是方形的粽子,是越南名产之一,外面用荷叶包裹严实了,往里依次是糯米,去皮的绿豆沙,最里面是猪肉。上锅蒸熟后,全家人在除夕围坐而食。方粽里面的肉,肥而不腻,加上有绿豆沙爽口,还有清香泛绿的糯米,味道确实很好。
如今,越南人过春节不可或缺的就是金橘。走在街上,常常有一辆辆摩托车或是自行车驮着一棵高过人头的金橘,从身旁呼啸而过。越南百姓独钟情于金橘,是取“橘”与“吉”的近音之意。
除了金橘之外,每家每户还要买些鲜花带回家迎接春节,这和中国的南方城市比较相似。河内市民偏爱桃花,南部胡志明市更喜欢腊梅。河内许多花店的桃花,是从中国进口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