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国家环保总局结束了对垦区齐齐哈尔、九三和北安等分局最后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考察验收。至此,垦区全部通过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验收,土地总面积90%以上实现了绿色环保覆盖,实现“生态示范建设一片绿”。
前来参加验收的专家组长、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司副司长程立峰评价说,考察的12项基本条件和22项生态环保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黑龙江垦区创造了全新现代化生态农业新模式,成为全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行列中的先进典型,为全国生态建设提供了样板。
拥有3500万亩耕地、5.6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我省垦区,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示范区建设,一改过去单一扩大耕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旧有模式,从可持续发展、人与土地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出发,更加注重保护生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目标责任制,多渠道筹集600余万元专项资金,结合开发建设累计投入30多亿元,在垦区上下同步实施了“生态农业开发、森林生态恢复、生态畜牧及草原植被恢复、退化土地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恢复、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生态城镇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等8项生态保护工程。把垦区科学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大主体功能区。对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破坏的各类项目坚决限制禁止。垦区实施国家50亿公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急需扩大土地规模。他们却出台了停止开发湿地的政策,使该项目走上了以“旱改水”、“水土保持为主”的内涵提高中低产田改造道路。大片的湿地非但未遭到破坏,还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起了一批保护区,为后来垦区的大发展和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此举,受到了国务院和省委的称赞。
他们运用现代农业先进理念,对耕地实行保护性耕作,“十五”中后期集中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智能化大型农业机械,重点装备了107个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区,发展以大马力农业机械为载体的精准农业。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和墒、镇压等六项作业,在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有效地保护了耕地不受破坏,把农田建成了田园。去年粮豆总产突破100亿公斤,今年达到113.2亿公斤,耕地面积仍与10年前持平。成功走出了一条尊重自然,增大科技,靠提高内涵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