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山市歙县为了恢复千年古城风貌,决定修复老城区的一段旧城墙。在工程实施中,位于城墙边的一些百年古民居也要拆除。修古城墙一定要拆除古民居吗?歙县此举一时间惹来不少争议。11月24日,记者来到歙县老城区西门外的古瓮城附近,发现古城墙的修复工程正在施工。 城墙外侧立着很多古民居与石板街道。古朴的民居和古香古色的青石板街,很容易就让人找到“徽州”的感觉。
据介绍,城墙下面的这些民居大约建于清朝咸丰及同治时期,也有部分民居建于光绪年间,民居所在的街道名为“潮水门外大街”。按照《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的规定,其中数幢建于1911年以前的古民居,理应属于保护范畴。
汪裕成家的老房子是其祖父传下来的,建于光绪22年以前,有300多平方米,分三进。该古建筑在解放前曾被作为“胡开文墨庄”,是徽墨的生产与销售地,门楼上“胡开文墨庄”几个字仍然很清晰,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据悉,类似汪裕成家的老房子,这条街上共有4幢,但均在拆除之列。
歙县文物局局长汪利权告诉记者,古城墙瓮城段的修复正在进行,为了让古城墙完整地显露出来,将要被拆除的古民居、古建筑有6000多平方米。拆除后的空地将建成广场与停车场,与附近的陶行知公园、张曙公园连片成文化景观带,“这里也是未来古城旅游的一个主要入口”。汪利权认为,古城墙的修复工程意义重大,城墙下的古民居多数建造于清代末期或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一般、保护价值不高,因此拆除在所难免。
不过,“潮水门外大街”的居民们则称,歙县修复古城墙发展旅游是件好事,但城墙脚下的古建筑未必一定要全部拆除,可以把其中的一些古建筑保留下来,与即将修建的广场和谐并存,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观。汪裕成痛心地说:“这些古民居这两天就要拆完了,老房子拆了一幢消失一幢,应该尽量保护下来,真正不行还可以异地保护,为什么一定要让它们消失呢?”
(本报记者 吴永泉 文/图) |